畢元忠就是名師!這是筆者看完這組報道后的想法。 現在名師似乎很多。某某名師到某地開設講座,某某名師主張教育應如何如何,某某教師因出版專著或優質課獲獎成了某某級別的名師…… 教學成果豐富、在業界有一定影響,這當然是名師。但這還不
全面,對學生高度負責,在學生中“出名”、有影響力,就像畢元忠,同樣是名師。 現在擁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已是“車載斗量”,即使在一所學校里,也已是“名師云集”,但教師和教育的問題并不見得就沒有了。不能忽視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目前應試教育的名師多,素質教育的名師少,而把全部身心真正交給教育事業、交給每一位學生的少之又少。 名師不是靠評職稱評出來的。想一想陶行知、謝覺哉、季羨林等大師,他們固然是業內精英,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人格魅力、他們的遠見卓識、他們的淡泊名利、他們的甘為人梯的精神,使他們堪為萬世師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什么是名師,他們的弟子最有發言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