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9月4日訊
“人人(那個)都說來(哎),沂蒙山好…”聽到這熟悉的歌聲,相信大家都會想到山青水秀人更好的沂蒙山區。今天,紅色之旅山東行采風團來到了這首《沂蒙山小調》的誕生地——臨沂費縣白石屋村。

家喻戶曉的《沂蒙山小調》就在這里誕生
1940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團來到了費縣開展工作。當時正是抗日戰爭最為艱巨的時刻,八路軍文工團一進駐白石屋村,便與當地百姓形成了生死相依的關系:軍愛民民擁軍,齊心合力打鬼子。文工團員李林、阮若珊就在這時創作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調》。

山綠歌美的沂蒙

村民為采風團演唱《沂蒙山小調》
現在的白石屋村到處郁郁蔥蔥。村民種植的板栗樹等林木映綠了整個山谷;青青泉水從山上流下,聚成一泓墨綠的水潭。看到采風團的到來,一位村民主動要求為大家唱一曲沂蒙山小調。樸實的歌聲博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

秀美山色
據介紹,費縣正在精心規劃,努力使《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白石屋村和附近的大青山突圍紀念建筑群聯成一片,形成規模效應,充分發展當地紅色旅游資源。當地政府還十分注重環境保護,提出在開發的同時不破壞當地優美的自然環境。我們相信,“紅”“綠”結合的沂蒙山將會吸引更多的游客,沂蒙山小調必將唱得更加響亮。
本網記者:魏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