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插圖/司海英 |
   業內知情人士自揭醫保基金“騙保”黑幕,本報記者展開深入調查,監管部門公開嚴查結果……至此,醫患勾結“一人看病、全家免費拿藥”的騙術真相大白—
——“醫保耗子”蠶食“救命錢”    一間小小的病房,一張空著的普通病床。病床上明明沒躺著病號,這張病床卻在暗中養活了許多患上了利欲熏心重癥的人,他們能讓這張床“變”成一個供十幾人拿藥的“免費藥庫”,每年從這張空空的病床上套出近萬元的醫保費……
   近日,一位曾在醫療部門工作的知情人士來到本報,向記者揭露了一些醫療單位里如何通過不正當手段實現“一人看病、全家免費拿藥”的黑幕:為謀利,醫院通過虛掛病床的方式養起了“騙保耗子”,“醫保”定點藥店偷設“柜臺”,醫保卡刷出了葡萄酒、化妝品等……
   本報記者順藤摸瓜展開調查,揭開了一些單位和個人違反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規定、惡意騙取被人們稱為“救命錢”的醫療保險基金“冰山的一角”———
   
   調查·黑幕1
   1張“掛床”騙保萬元
   “明明看到一些床位長期空著,實際上這個病床是有固定病號的。這個病號就是套取醫保基金的‘托兒’。”這位知情的黎先生透露,他的朋友是三年前介入社區醫療服務的。當時,醫療保障制度不是很完善,建家床、看大病都由國家掏錢。一些小醫院的醫生看到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套取不花錢的藥。因此,只要有條件的科室,都紛紛虛設上了病床、家床,即,一張病床上同時“躺”好幾個病號。
   有的醫生、員工先從自己的親戚朋友中物色一個“病號”,然后編一個符合住院條件的病例在醫院里建床、掛床,按照醫保規定虛開編制用藥藥方。到醫療保障部門申報得到醫保報銷后,再偷梁換柱進行藥品置換,置換來藥品再利用各種方式賣掉換錢。有的還置換保健品、化妝品。不僅自己拿,親戚朋友需要了也來拿。就這樣,藥就開到這個“虛病號”身上,形成了“一人掛床,大家用藥”。最多的一個“托兒”,一年可以供應十幾個親戚朋友近萬元錢的藥。
   “醫保部門來檢查時,這些虛設病床的人就非常緊張,加班加點編造病例,通知‘病號’回來,或者將病例藏起來,或者重新再虛建病例。甚至會讓那些健康的‘掛床耗子’趕緊回家躺到床上,裝出臥床不起的樣子,蒙混過關。
   “那時,各醫院大病、家床病號直線上升,醫保部門察覺了各醫院的‘貓膩’,加強了監管檢查,一度遏止了這種現象,可是由于醫保費用這塊‘肥肉’的誘惑太大,一些貪婪的‘碩鼠’還是想盡辦法,利用種種卑鄙的手段,偷偷打起了騙保的主意。“
   昨日,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如今這種利用虛設病床套取醫保基金的情況雖然已經很少了,但一位熟知內情的區醫院醫生還是向記者透露,只要關系到了,類似“掛床”的事依然能夠“操作”。
   
   調查·黑幕2
   醫保卡成了“購物卡”
   為了套取醫保基金,一些藥店也在所不惜地幫助消費者違規使用醫保卡來增加自己的營業額。原本規定了購藥范圍、品種的醫保卡,卻在島城的一些藥店里如同信用卡般受到一路“綠燈”。隨著一次次的刷卡聲,被稱為“救命錢”的醫療保險基金已被揮霍。
   昨天上午11時,記者來到了位于臺東三路的青島市醫保藥品城。上樓時記者遇到幾個拎著葡萄酒的顧客從樓上下來,一邊走還一邊笑呵呵地說:“售貨員不說,咱還真不知道,連酒都可以用醫保卡買。”
   該藥店的二樓,銷售的貨物品種豐盛,儼然是一個小超市:藥品貨架上除去琳瑯滿目的藥品和保健滋補品外,一些非藥品類的日常生活用品,化妝品、洗發水等還被開辟成了一個個小專柜出售。在靠近交款處的一處“酒專柜”格外顯眼,上面擺滿了葡萄酒、白酒、三鞭酒等,品種超過了十幾種,價格也從十幾元錢到幾百元錢不等。一有顧客過來,導購員便主動上前推薦。保健品專區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設了一個化妝品專柜,里面擺滿了“熏衣草”等品牌的化妝品。一位中年女性銷售人員正在極力地向兩位中年婦女推銷著洗面奶:“這些化妝品都可以用醫保卡買。”
   “這些葡萄酒可以用醫保卡買嗎?”記者詢問女銷售人員,她不加思索地回答:“當然可以,只要在我們擺上柜臺的東西都可以用醫保卡刷。”于是,記者隨意挑選了兩瓶葡萄酒,沒費吹灰之力就刷卡完成了交易。
   
   調查·打擊
   小醫院里“耗子”最多
   作為我市醫療保險的主管部門,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對部分定點醫院和定點藥店的種種違法交易了如指掌,也依法對其實施了嚴厲打擊。
   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副主任陳祥躍告訴記者,與定點藥店違規刷卡只是套取參保職工個人賬戶內的錢相比,定點醫院的通過騙保蠶食醫保社會統籌基金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更大,嚴重損害了全社會參保者的集體利益。
   據了解,全市目前共有醫療保險定點醫院90余家,其中,規模、技術及人才等方面都占優勢的三級醫院、專科醫院及二級醫院基本沒有出現過騙保行為,偶爾出現一些小問題,也是由于管理方面的疏忽所致,而由于規模小、技術力量較差,一些一級醫院經常使用隱秘方式騙保。
   在前不久進行的突擊檢查中,市醫保中心發現一些一級定點醫院存在欺騙問題,其中極個別醫院的問題十分嚴重。根據各醫院使用的騙招,執法人員將其分為四大類:有家醫院登記有21名醫保患者住院,檢查時發現在床的只有4人,其他人不知去向,且無任何請假手續;有的醫院為拉門診大病定點,幫助患者偽造病歷;有的醫院通過減免個人負擔,實施小恩小惠誘導本不需要住院的患者住院;有的醫院違反規定,擅自將門診大病患者放到社區診所,并安排專人抄寫病歷處方,實施一條龍造假等。
   雖說個別小醫院一直沒有停止騙保的嘗試,但由于主管部門采取的措施越來越嚴厲,檢查的頻次在逐年增大,手段也越來越難防,相比前幾年,如今定點醫院騙保行為已越來越少了。
   
   調查·呼吁
   全民監督齊抓“碩鼠”
   對于被檢查出違規的定點醫院和藥店,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副主任陳祥躍表示,在主管部門日益嚴格的檢查面前,為騙取醫保基金,一些不法藥店和小醫院采取的措施也日益隱秘。對此,政府部門也相應采取了種種應對措施,嚴防蠶食醫保基金的“碩鼠”。
   除了大量的常規檢查外,醫保中心每個月都將對各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隨即抽查,醫院的病歷、住院患者及藥店的進貨發票是檢查重點,一發現問題立即處罰;同時,由于醫保中心管理工作人員數量有限,很難做到對全市90余家定點醫院和400家藥店的行為進行實時監督,根據176號政府令要求,我市將建立獎勵舉報制度。勞動保障部門開設并公開醫療保險監督舉報電話,85775181、85756030,市民們發現定點醫院及藥店存在問題后,可撥打以上兩部電話舉報投訴,勞動保障部門接報后將在15日內將調查及處理結果以書面形式回復投訴人,同時,對定點醫院、藥店及參保人違反規定的行為經查實后,政府主管部門將以罰款額的20%來獎勵舉報人。
   “有了以上措施,今后,全社會都將參與到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督中來,違規醫院和藥店很難做到騙了保而輕易脫身。”陳祥躍對記者說,我市每年拿給市民的醫保費大盤子是一定的,醫保耗子偷走的是大家的救命錢。他呼吁廣大市民也和醫保部門一起,攜手逐殺“醫保耗子”。記者張貝田璐
   
   半年逮了50只“醫保耗子”
   根據去年出臺的“176號政府令”要求,所有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如出現采用掛床住院、偽造醫療文書、超出定點服務范圍擅自承攬住院等行為來騙取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應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退還,并對其處以騙取金額1到3倍的罰款,對負直接責任的醫務人員暫停其一年的基本醫療保險服務資格;情節嚴重的要取消定點醫療機構資格,一年內不得重新定點,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今年上半年,市醫保中心對各定點醫院實施了現場檢查140余次,通過檢查,一家違規醫院被停止了住院結算資格;另一家醫院則也因同樣行為而被暫停了醫療服務協議;19家定點醫院的年度考核金被扣撥,資金總額高達38.11萬元;由于擅自給醫保患者提供規定范圍外的沒有“國食字”和“健食字”標識的保健品、食品及化妝品等物品,21家“掛羊頭賣狗肉”的定點藥店被暫停了刷卡業務,10家藥店由于初犯而被公開通報批評。
   
   調查·關注
   大醫院面臨誘惑
   我市一些正規大醫院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尷尬:一些人托朋友找關系,希望他們能將一些非醫保支付病種改成大病等醫保支付病種。
   種種跡象表明,如今醫院里依然存在個別醫生看病時不看醫保證,幫病人實現“一人參保,全家看病吃藥”的愿望。這樣,“病人”享受了社保基金,醫院也可以創收。
   值得關注的是,原來“騙保耗子”在一些小醫院、小門診偷偷摸摸進行的騙保行為,正在慢慢向島城的一些正規大醫院滲透。任由這種風氣蔓延,市民失去的不僅僅是一部分的救命錢,而且整個的公共利益也將受到嚴峻的挑戰,因此,“騙保耗子”已經到了非“殺”不可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