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四會橫行5年的黑社會性質組織日前被警方摧毀,令人震驚的是,這個組織的“老大”竟然是一個有著5年警齡的公安民警龍杰鋒!因此,就在警方通宵開會,緊鑼密鼓緝拿兇手時,四會市大沙(鎮)、姚沙(鄉)鞭炮齊鳴,紅透了半邊天。他們不是在慶祝節日,而是在慶祝龍杰鋒的死。(9月1日《新快報》)
古時地痞惡霸被誅,人們往往彈冠相慶,現在堂堂警察的非正常死亡,卻使得百姓鳴炮奏樂。原因無它,因為殞命警察本身就是黑社會“老大”,而憎惡崇善自古以來就是老百姓最樸素的心理判斷。這起事件終究會歸于沉寂,但從中折射出的“警世鐘”卻不能平息 擁有太大的執法權、太少的監督機制和太不規范的責任追究制度,這是警察的“不幸”。試想,如果執法權得到切實限制,監督機制得到真正貫徹,即便龍杰鋒再長袖善舞,也只能是戴著鐐銬跳舞,斷然不會如此肆無忌憚、以至“反警為匪”。如何有效地限制警察權力,不能回避。 值得警惕的是,此類現象并不限于一個領域。日前,福建名醫被患者槍殺,引起舉國關注。其妻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有時都不敢對同事說自己的姐夫是醫生”。原因是“現在醫生的形象差到了極點”。當舉國討伐某些教師喪失師德時,許多老師在公眾面前不敢承認自己是老師。醫生的形象在淪落、教師的形象在淪落,警察的形象也在淪落……當一個個職業在淪落,結局只有一個:人人自危,人人以他人為溝壑。倘若如此,后果不堪設想。如何構筑職業認同感和信任感,這尤需關注。 眼下,尋求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應是相關部門的當務之急。《現代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