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政府辦展到展會的市場化運作,從培育服裝品牌,促進我市服裝產業發展到“構建國際品牌通路”,已經舉辦了四屆的青島國際時裝周,不斷躍上新高度,逐步向國際化品牌展會
邁進。
2005青島國際時裝周又將于今年9月1日至5日舉辦,記者為此走訪了青島市經濟貿易委員會副主任、青島國際時裝周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姜培生。
“構建國際品牌通路”
姜培生說,本屆時裝周的主題是“構建國際品牌通路”,主要宗旨是想通過這一展會加快培育我市服裝品牌的步伐,引導紡織服裝企業抓住走進后配額時代的歷史機遇,盡快提高核心競爭力,爭創國際、國內知名品牌,進一步推動全市品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姜培生強調說,通過時裝周,將集中推介本市服裝設計師和紡織服裝品牌形象,打造叫響全國進而走向世界的品牌,努力構建青島服裝的國際品牌通路。同時,適應展會品牌化的需要,時裝周還將努力體現展會的專業性和前瞻性,匯聚中外服裝精品,展示設計大師作品,爭取更多的海外服裝品牌和正在走向世界的國內服裝知名品牌參展,使時裝周成為推廣和打造品牌的平臺和精品展會。
貼近企業,貼近市場
2005青島國際時裝周提出了兩個貼近,四個突出,被認為是時裝周的創新之作。對此,姜培生解釋說,貼近企業,貼近市場,突出引進國內外大品牌展示,突出培育青島市當地品牌,突出培養本土服裝設計師,突出跨國采購,是對時裝周的板塊活動從內容上、格局上、形式上進行的調整、充實和創新。另外,本屆時裝周將探索和嘗試運用市場機制辦展的方針,首次面向社會進行公開地冠名贊助招商,推介發布贊助項目。在保持以往幾屆時裝周的特色基礎上,將安排出口服裝跨國采購洽談會和知名品牌展示會,以奧運風情作為主題的“百姓秀”市民時裝創作大賽,首次推出全市“十大服裝品牌”評比和“十佳服裝設計師”評選活動等。
市場化的特色時裝周
青島國際時裝周的定位是專業活動,如何更好地為廣大服裝相關的業內人士提供一個創新時尚、信息發布、商貿洽談的平臺?
姜培生說,作為一個專業的展會,展會的每一個組成部分及實施都要圍繞著專業展會這個主題來運作,視覺設計能增強展會整體感觀效果,增加專業氣氛。組委會將認真研究時尚、專業方面的特色,制作出2005青島國際時裝周宣傳廣告主色調及標志圖案,統一對外使用,使人們感受到本屆時裝周專業標志的視覺沖擊力。
其次,要在展會專業服務上要增加展會的專業服務項目。實行商貿一對一配對采購跟蹤服務。采用電子數據傳輸系統登錄出入,提高參會人數統計的準確性,展覽現場嚴格按國別、地區、產品類別劃分區域,各種標識清晰明顯,咨詢服務到位。要通過我們一系列服務贏得參展商、采購商和其他業內人士的認可,增強時裝周的磁場效應。
第三,在展會招商上為確保擁有眾多商機,本屆時裝周將下大力氣精心組織陣營強大的專業觀眾與買家。通過壯大采購團組隊伍的新舉措,使時裝周真正成為廣結商緣之地。
首創本地服裝品牌及設計師評選
如何看待本屆時裝周首創的本地服裝品牌及設計師評選活動,姜培生說,我市有紅領、巴龍等男裝知名品牌,但時裝方面發展較慢。市政府為重點扶持我市女裝產品發展,決定給予在青島注冊的第一個創女裝中國名牌的企業三年內每年800萬獎勵基金,充分說明市政府對創服裝知名品牌的重視和關注。所以本屆時裝周首次舉辦該項品牌評比活動,其意義在于形成爭創服裝知名品牌的濃厚氛圍,使參與者充分感受到品牌的力量,調動起所有企業創品牌、爭創名牌的高漲熱情,形成一股良性競爭的態勢。
對時裝品牌,姜培生強調說,“最近,我在參觀香港時尚展時拜會了香港服裝設計師協會會長楊琪彬先生。楊先生說,要有長期培養品牌的計劃,讓中小企業在短時間內創立時裝品牌,無疑是扼殺中小企業。”既然時裝品牌需要有一個長期的培育過程,那么,設計師可以作為社會資源充分利用。盤活有限的時裝設計人才,可以在更大范圍內發揮他們的作用,這也對選拔、培育、激勵本土設計師人才快速成長也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