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0年后的握手 |
一個人,一段歷史,一封信,一次聚
會。
一個人———祖籍為平度市張戈莊柳家村的82歲老人竇炳進,原八路軍山東縱隊五旅13團的老兵,他曾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一段歷史———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竇炳進老人再也坐不住了,往日并肩作戰的戰友不斷在眼前閃現。物是,人安在?
一封信———5月20日,竇炳進向本報求助尋找當年并肩作戰的老戰友后,7月份,又向煙臺日報發出一封“尋人信”。
一次聚會———昨天,在煙臺市毓璜頂賓館,竇炳進老人和找到的一些抗日老戰友一起,聚首話滄桑……
苦尋青煙兩地共覓老戰友
5月19日,本報在接到抗日老戰士竇炳進“尋戰友”的電話后,迅速趕到竇老的家中進行了采訪,次日,本報發表了《耄耋老人苦尋抗戰老戰友》的報道,不少讀者對竇老的“尋戰友”行動表示支持。
7月初,一封發自青島的快遞信件轉到煙臺日報,竇炳進老人在信中以深情的筆觸回顧了膠東抗戰時期的崢嶸歲月,并希望通過該報找到曾經出生入死的老戰友。為幫助老人圓夢,煙臺日報從7月18日起,連續在一版顯著位置推出了《抗日老戰友你們在哪里》的系列報道。在熱心讀者的幫助下,竇炳進當年的一些老戰友先后出現。
昨天,在煙臺日報社和煙臺警備區的組織下,這10余名老兵得以在有生之年里再次相聚。
痛惜七人已知有五人去世
昨天上午8時許,離9時開始的老戰友聚會還有半個多小時,竇老就來到了賓館。他在兒子的陪同下,28日晚上就來到了煙臺。一進賓館的門,看到大廳的座位上坐著兩個老人,竇老仔細地看了一番,怔了一下,“你是……我怎么這么眼熟啊,你是一排的吧?”
“對啊,老哥,你是二排的吧,我是當年一排的陳維本啊!”“噢,想起來了……”
老人們一番唏噓后,記者問竇老原來自己在報紙上提到的那些人找到沒有,竇老嘆了一口氣,遲緩地說,“那7個人中,有5人經尋找已去世,另外2個人還沒有下落。”
驕傲從參謀長到將軍
“今天啊,聽說我們原來的參謀長也要來,我們心里真是激動啊”,竇老說,前膠東軍區參謀長賈若瑜,后來當上了將軍,還任過國防大學副校長等職,大家心里高興啊,這是從咱膠東軍區走出去的將軍啊!
來參加聚會的老戰士還有原南京軍區副政委張玉華將軍,原總后勤學院顧問王濟生,原江蘇省軍區副司令員、戰斗英雄劉奎基等10余名老兵。
追憶
許世友指揮攻下平度城
回憶起當年作戰經歷,將軍和老兵們仿佛又回到了戰爭年代。大家提到平度城戰役時,都充滿了往日豪情。
平度城戰役是膠東抗戰的最后一戰。自日軍宣布投降后,駐招遠、萊陽等地的偽軍王鐵相、張松山等部共6000余人先后竄集平度城,與600余日軍一起負隅頑抗,成為膠東腹地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個日偽軍堡壘。許世友親臨前線察看地形、了解敵情,制定作戰方案,在他的親自指揮下,部隊9月7日發起了攻擊,賈若瑜指揮南海獨立團等部隊從東面進攻,兩個晚上就拿下了平度,抓獲敵軍6000多人,還活捉了對方將領王鐵相。
“可以說,我們的膠東抗戰部隊是支很過硬的部隊,貢獻很大。今天,這支部隊還保留有三個完整的集團軍,對于一個地區來說,這是十分罕見的。”賈若瑜將軍說。
激動
越桌握住將軍的手
與報社取得聯系的
本來只有10名老兵,昨天,又有得知消息的3名老兵“意外”出現在了座談會上。老兵們雖然有的坐著輪椅,有的拄著拐棍,但他們胸前掛的一排軍功章,在燈光下依舊燦爛奪目。
在座談會上,78歲老兵宋運祥忍不住激動,連稱“老參謀長啊”,走到圓桌前,緊緊握住了賈若瑜將軍的手,眼里含著淚花,“當年,是你帶領著我們大伙打仗啊,我們打了多少個勝仗啊……”
賈若瑜將軍也熱情地伸出手,“是啊,老戰友,我也一直記得你們啊!”
會后,竇炳進老人也和大伙一起,緊緊地與賈若瑜將軍握手相擁。“見到老將軍和戰友,我感覺像是又回到了戰場一樣。”特派記者 鞏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