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出了個大亂子"
任丘市之所以出現華北油田中共集中突擊離婚的現象,是因為前不久華北石油管理局有關部門出臺的一個促進買斷工齡下崗職工再就業政策,政策規定--單職工買斷工齡的,可以再就業;雙職工都買斷工齡的,有一方可以再就業;離婚后的下崗職工等同于單職工
,可以再就業,但以離婚證為準。
記者找到了這份標明日期為2005年8月5日的政策文件,其中對"單職工有償解除勞動關系人員"作出規定,即"主要指配偶為家屬以及單身的有償解除勞動關系人員。對于離異的視同單職工有償解除勞動關系人員"。這里面提到的"有償解除勞動關系"就是職工們俗稱的"買斷工齡"。
華北石油管理局黨委辦公室主任李海軍說,出臺這項政策的初衷是為了解決一部分生活有困難的有償解除勞動關系職工的再就業問題,改善困難職工尤其是離異職工的生活狀況,之所以出現"突擊離婚"的事,是因為部分職工對政策中有關"離異"的條款有誤解。他說,政策是8月5日出臺的,離異的日期當然就在此日期之前,類似政策文件的用語都遵循這樣的慣例,無須特別注明。
然而,記者采訪到的一些突擊離婚的職工對此說法不以為然。華北油田采油一廠職工黨秀娥(化名)15號和丈夫辦理的離婚手續,她說:"我們對離異的時間標準也提出過疑問,在離婚前還特別咨詢了基層管人事的人,他們都說沒時間限制,才有這么多職工去辦離婚手續。既然要求是2005年8月5日以前離異的,就應該在文件中特別注明。"
李海軍稱:"我們也預料到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基層人事部門沒把宣傳解釋工作做到位。"
據了解,2000年華北石油管理局對旗下3萬余名職工實行買斷工齡,這些職工年齡分布在20多歲至55歲以下的各個年齡段,有的是雙職工同時被買斷;有的是單職工被買斷,家屬沒工作。這些職工拿到數額不等的買斷補償金后也就徹底失去了原來的工作。特別是一些年齡稍大的職工,這五年來一直處于待業狀態,他們對于上面出臺的這項再就業政策非常珍惜。
"生存與屈辱的抉擇"?
據華北石油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符合再就業政策的買斷工齡職工有近萬人,單位給這部分人提供了小區巡邏、交通協管、門衛、環衛綠化、家政服務、停車場管理等公益性和服務性崗位,每天工作4小時,每個月工資423元。正是這420多塊錢,出現部分職工在"生存"和"屈辱"之間抉擇
記者在采訪中有群眾說,為了423元的月收入,選擇了解散原本并沒有問題的婚姻,這一方面反映了職工為生活所迫,但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一個社會問題--一些人對家庭觀念的淡薄。
突擊離婚的采油一廠女工黨秀娥(化名)說:"我和丈夫是買斷的雙職工,我們在感情上并沒出現問題,誰都不想走這一步。我們拋棄家庭、拋棄自尊,還不是為了能有個活干?孩子上高中需要用錢啊!"華油油建二公司一下崗職工嘆氣道:"為了工作,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采油一廠住宅小區一名50多歲的下崗男職工說:"離婚不奇怪,是被生活逼的,只要能有活干,我都想離婚。"
華北油田不少職工認為,這次的再就業政策不太合理。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有關部門應該根據個人提出的申請,依據困難程度排出次序,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合理安排。
華北油田職工突擊離婚的事在社會上傳開后,引起了各界的廣泛評論。有人認為,婚姻豈能當作兒戲?也有人認為,華北石油管理局的初衷不錯,只是沒做到位。有網友認為,"下崗職工沒有錯,在失去工作機會和離婚二者之間,兩害相權取其輕,畢竟生存重要啊。"
社會評論人士指出,大型國有企業承擔著政府救濟工作,制定政策時要深入調研,宜細不宜粗,不能一拍腦門就上,防止出現漏洞。不能讓社會制度羞辱社會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