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南市理務關鎮有一道獨特的風景,有時村頭一群茶余飯后閑聊的婦女在
飛針走線,有時田野里一群放牛的婦女也在刺繡。原來該鎮轄區的工藝品廠商充分利用農村婦女靈巧的雙手,通過在布料上鉤、繡,做出裝飾桌面、沙發的布藝工藝品,出口到歐美等國家。    “匯豐源”是該鎮最早的工藝品廠家。1993年建廠時,身為當地人的經理趙先生遇到難題:把婦女們都招到廠里管理難度大,她們要種地、帶孩子、干家務活,與工作時間沖突,而且農婦會鉤花、刺繡的并不多。在鎮政府的幫助下,全鎮組織了刺繡比賽。廠里以獲獎婦女為基礎,在布料上畫好樣,讓婦女按照廠里的要求鉤、繡。對出現的廢品,廠里只要求賠償很低的原材料費。一些農婦利用聊天、農閑時間做工藝品,一年下來,能收入3000多元。    看到加工方式自由,能賺錢,漸漸地理務關鎮的婦女們都加入到加工工藝品行列中來,廠里將村與村之間工序進行了安排,如新小莊村是平縫、前王村是鉤花、戴家堯則是刺繡。廠方還在每個村指派一名婦女,負責送貨、驗貨等管理。現在僅“匯豐源”一個廠,就在全鎮指派8名“部門經理”,管理3000人加工活。每名農婦一天平均做50件左右,一月下來能賺到四五百元。“她們的工藝品很受歐美等國家消費者歡迎”,理務關鎮黨委書記王喜利說,現在鎮上有5家這樣的工藝品廠,明顯地增加了農民收入。上圖為農家女工藝品。右圖為村頭車間。詹海林劉濤徐炳陽攝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