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觀點    英國《金融時報》根據6月30日的市值進行的全球500大公司排名中,除了日本的豐田汽車進入市值100強企業之外,其他汽車巨頭們都未能進
入100強。而在7月公布的《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汽車行業依然是全球500強排名中的大佬。前10名中有4家是汽車企業。不過,汽車業利潤卻羞于見人,菲亞特集團以599.73億美元的銷售收入排在第57位,但卻虧損19.73億美元。同樣,通用汽車雖然銷售收入躋身前5名,但利潤僅為28.05億美元。    這兩則消息綜合起來傳遞出的信息,讓我們對中國汽車業的前途無法樂觀:世界汽車工業“賺規模不賺利潤”,目前中國汽車業既未形成規模優勢,利潤率又在不斷降低,什么才是生存之道?規模做大了,利潤卻下降了,這樣激烈的競爭和惡劣的生存環境下,中國汽車業是否還能夠“殺出一條血路”,成就自主發展大業?
   汽車業是資本及技術密集行業,企業投資建設期長、回收緩慢、規模大且最能充分體現規模效益。但由于過去中國汽車價格虛高,競爭不充分導致利潤驚人,現在進入充分市場競爭階段后,正陷入“追求規模—擴大產能—供大于求—降價促銷—利潤下降”的泥潭。
   實際上,近兩年來,中國汽車目前所處的階段是“規模提升了,利潤減少了”,似乎和汽車工業“規模效益”的原則背道而馳。
   汽車工業的“規模”,實際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汽車廠家的產能,二是其產品的現實市場份額。目前,許多汽車廠家的追求規模,主要還是集中在“擴大產能”方面,但由于大家都在這么做,卻導致了競爭加劇,同時市場份額未得到明顯提升,因此導致“規模不經濟”。
   “目前中國車市的競爭狀況就像攀登懸崖,別人上規模,你也要上規模,別人降價,你也要降價,中國汽車企業沒有退路,否則只能松手,掉下萬丈懸崖!”一位業內人士形象地對筆者分析。“自主發展,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一邊與國際巨頭既合作又競爭,一邊通過國內合作重組做大做強,研發核心技術,從夾縫中擠出一條生路。”
   車聲音
   “根據歐洲汽車發達國家的經驗,汽車在24小時內一般只運動約2小時,其余22個小時處于靜止狀態,因此,‘靜態交通’應該得到大家關注”
   面對日益嚴重的泊位荒問題,北京建筑業經營管理研究會理事長孫夢蘭呼吁政府關注“靜態交通”。
   “依托一兩家大型汽車集團,對其他涉及汽車業務的集團進行重組,這可能是最好的方法。”
   中國汽車業將面臨重組,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教授白津夫對記者表示未來汽車企業之間的重組,很有可能將會以類似資源重組的方式進行。
   “上海通用不打價格戰,即便市場競爭激烈,上海通用最多采取增加配置不加價的方式來提高競爭力。”
   上海通用營銷總監孫曉東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上海通用不會降價。
   “過去幾年國內汽車企業一直在擴大產能,未來幾年產能過剩會越來越嚴重。這種過剩到2007年將達到頂峰,而由于油價持續上長,銀行車貸利率提高,消費者持車成本上升,這也會給汽車銷售帶來壓力.”
   畢博咨詢公司大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陳榮祥認為一汽虧損有自身原因,更多是大環境造成的。
   車數字
   ●北京交管局寄發71萬份機動車違章處罰告知書
   北京交管部門19日寄出了71萬份交通違法告知書。全市所有八月份未交納非現場處罰罰款的司機及滿分司機都可在收到告知書。
  ●一汽轎車凈利潤降58.72%
   一汽轎車發布半年報稱,由于受到汽車市場整體價格走低、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今年上半年公司共實現凈利潤13310.80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8.72%。
   ●三菱扶桑在中國召回1732輛卡車
   2005年8月19日,日本三菱扶桑卡·客車株式會社宣布,將對部分卡車實施改良措施免費檢修,其中包括從2003年至2005年期間,對中國生產并出口的1732輛。
   ●國家增撥廣東成品油10萬噸
   廣東省經貿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廣東省近期出現了成品油供應緊張的現象。力保廣東成品油市場供應。國家有關部門先后兩次緊急增撥廣東省成品油共10萬噸,近期成品油資源可陸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