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在南昌召開的國務院法制辦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座談會上傳來消息稱,目前,中國31個省級人民政府已全部實現了對省本級部門和下一級人民政府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這意味著“紅頭文件”擾民的情況大為改善。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宋大涵就此指出,當前特別要注意通過審查糾正侵犯群眾利益的錯
誤行為。 據了解,自2003年到今年上半年,全國31個省級人民政府共收到報送備案的規范性文件9745件,經過審查,發現存在違反規定的有623件,按照相關程序已經糾正了424件。“規范性文件備案監督制度對于維護法制統一、保證政令暢通的作用進一步顯現。”國務院法制辦政府法制協調司副司長江凌說。 上海:只保留一半 通過監督,上海市的“紅頭文件”不但質量大為提高,而且一改“滿天飛”狀況,數量大量減少。該市對8857件規范性文件全面清理,決定保留包括修改的僅確定4362件。過去上海市各部門每年發布的“紅頭文件”至少上千件,但經過審查,2004年制定的不到500件,2005年上半年僅為124件。云南:公布文件目錄 云南各級政府近期對所有規范性文件進行全面清理,并向社會公布了現行有效文件的目錄。公告發布后,社會反響強烈。 江蘇:鄉鎮也不例外 除省級監督實現外,大多數市級政府也實現了對市級所屬部門和縣級政府規范性文件的備案監督;一些縣級政府也已開展了此項工作,監督的觸角已延伸至縣、鄉、鎮。江蘇省海門市2004年對涉及6 個鄉鎮越權設定土地 出讓價、違法設定行政處罰、行政許可和行政收費的10件“紅頭文件”責令改正,其中廢止8件,修改2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