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章子怡(右一)鞏俐(右二)及楊紫瓊(左一)同場演出劇照 |
 |
章子怡的片中扮相 |
 &nbs
p; 《藝伎回憶錄》選角再惹爭議有人說“恥辱”有人贊“光榮”    晚報訊  由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監制,章子怡、鞏俐、楊紫瓊三位中國女星合演的電影《藝伎回憶錄》日前在美國試映,并將于12月9日在北美上映。雖然美國業界看了以后好評不斷,女主角章子怡也因此在美國《綜藝》雜志“最具沖擊力名人”明星排位上超過安吉麗娜·朱麗而居首位。但隨著該片展開宣傳,其種種話題再成熱點,尤其是片中幾位女主角均為中國影星扮演,這在中國及日本都引起不小爭議。
   反對:有辱中國女性形象
   昨天出版的上海《新民晚報》發表署名文章,質疑章子怡、鞏俐、楊紫瓊為何要出演該片,并稱她們的做法“有辱中國女性形象”。
   文章引用了不少讀者及網友說法,稱“我覺得讓兩位中國最出色的電影明星與一位著名的華裔明星,在一部片中演日本藝伎,有種莫名的悲哀和羞辱感。幾個中國人在鏡頭上演繹著一個日本男人的玩物,不知道她們對著鏡頭撫首弄姿的時候,到底在想什么?”
   文章同時稱,雖然尚未完整看過該片,但從已經流傳出的劇照中能看到,“章子怡飾演的小百合要么身穿和服、化著歌舞伎濃妝的風塵樣,要么是衣衫不整、受蹂躪毒打的凄慘樣”,至于鞏俐飾演的角色,“在片中為了爭風吃醋,鞏固自己的地位,對小百合施展各種手段進行陷害和打壓,內心狠毒,面目可憎”,由此,他們認為,“中國這兩位世界知名的女影星,在這部電影中以此模樣出現,有辱中國女性形象,實在難以接受”。
   其實不僅《新民晚報》,網絡上關于這方面的說法早已出現,甚至還有人發起倡議,要所有中國人聯合抵制該片。
   贊許:其實是為國爭光
   國內反對章子怡、鞏俐、楊紫瓊參演“藝伎”。而在日本,對該片導演馬歇爾“選角”的討伐也未停息。最典型觀點,認為在這樣一部講述日本人故事的電影大制作中,主演卻都選了中國演員,這是日本演藝界的“恥辱”,由此,日本也有人倡議抵制該片。
   另外,對于章子怡、鞏俐等參演該片,國內也有一些贊同意見。主要認為,首先“藝伎”不是“藝妓”,章子怡等飾演的都是日本普通勞動人民,不應該摻雜更多的因素在里面。此外,能在好萊塢這樣一部大制作里擔當主演,說明中國女星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導演能選她們,也正說明“她們的國際知名度和演技要遠遠超過同年齡層的日本演員”,這是“光榮的事情”。(蕭青)
   《藝伎回憶錄》
   電影《藝伎回憶錄》改編自美國作家阿瑟·高登的同名小說,作者刻畫了日本京都藝伎巖崎峰木從小拼命掙扎、歷盡榮辱的真實經歷,再現了日本京都的藝伎生活。該書于1997年出版后暢銷全球。
   章子怡在片中扮演藝伎小百合從19歲至60多歲的人生歷程。鞏俐則出演小百合的“媽媽”初桃———一名充滿怨恨和嫉妒的紅藝伎,藝伎館的師傅豆葉由楊紫瓊飾演。《藝伎回憶錄》的導演是因執導《芝加哥》而名揚天下的羅伯特·馬歇爾,而好萊塢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則擔當該片總監制。
   “藝伎”非“藝妓”
   藝伎的歷史很久遠,據傳至少已流傳300年,今天雖已逐漸衰落,但仍作為日本京都的一種藝術象征而存在。
   在藝伎業從藝的女伎大多美艷柔情,服飾華麗,知書識禮,尤擅歌舞琴瑟,主業是陪客飲酒作樂,這里面雖然包含著男歡女樂的成分,但根本上說,藝伎業是表演藝術,不是賣弄色情,更不賣身。傳統意義上的藝伎,在過去并不被看作下流,相反,許多家庭還以女兒能走入藝壇為榮。這不僅表明家庭有較高的文化素質,而且有足夠的資金能供女兒學藝。這種觀念在今天雖已不太多了,但藝伎在人們心目中仍是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