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玉文 通訊員 李偉 報道
本報萊蕪訊 萊蕪高新區把提高招商水平和項目質量作為建設節約型高新區的立足點,堅持做到“一控三不”、“一活兩約”,把嚴了項目入區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近年來,萊蕪高新區累計拒絕不符合要求的大項目8個,總投資6.7億元。
“一控三不”即在入區項目
選擇上,堅決控制盲目投資、重復投資和低水平投資項目入區,堅持做到能源消耗大的項目不準入區,有污染的項目不準入區,投資密度小的項目不準入區。去年,南方一家加工企業,對萊蕪的地理位置、帶鋼原材料和熱處理等配套條件非常看好,擬投資8000萬元在高新區建設分廠,但當了解到該項目生產工藝需要電鍍處理,用電量大、污染重時,高新區婉言拒絕了這個項目。今年,又有兩家從事皮革加工和染織的企業,擬到高新區投資建廠,也遭到了拒絕。
“一活兩約”即在土地使用上,堅持科學高效的原則和“盤活、集約、節約”的辦法,提高土地利用率。“盤活”即盤活存量建設用地,依法收回利用率不高的項目用地,整合現有土地資源,確保項目安置需要。去年以來,高新區先后依法收回利用率不高的土地8宗370.4畝,并重新安置了項目。“集約”即提高投資強度,對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以下的單個工業項目不再單獨供地,而是引導其入駐區內已建成的標準廠房。“節約”即實行大項目向大工業園集中、村居集體經濟用地向村級工業用地集中、村居民住宅用地向統一規劃的居民小區集中的“三集中”辦法。今年,高新區規劃建設了民營科技工業園,現已建成建筑面積18860平方米的標準廠房10座,專門用于安置中小企業。另外,高新區還為南孝義、陶家莊等5個村居,規劃了集中居住的“裕豐小區”,可騰空原居住用地730余畝,目前小區已建成樓房11棟,已有135戶居民入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