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功 武宗義 報道
本報淄博訊 每月工資定時發放,法定節假日加班有加班工資,重要節日還有福利。8月9日上午,提起酒店建立工會后的變化,臨淄區新印馬酒店的幾名員工不禁喜上眉梢。“當時真沒想到工會的作用這樣大。”一位員工如是說。
臨淄區建筑業、餐飲業發達,現有農民工5萬多人,其
中3萬多人集中在建筑業,1.5萬人集中在餐飲服務業。先前,由于部分企業未組建工會或工會作用發揮不到位,致使許多外來農民工游離于工會組織之外。為把這些農民工盡快吸引到工會中來,引導他們依法維權,去年4月6日,在開展全區外來務工人員情況調查的基礎上,該區在農民工相對集中的建筑業率先成立了建筑業產業工會,敞開大門迎接農民工入會。建筑業產業工會設在區建管處,依托行業管理開展工作。當年,該區建筑企業組建工會39家,發展會員13700名,其中農民工占90%。建筑業工會成立后,配合行政部門在全區開展了清理拖欠、克扣職工工資活動,檢查督促各企業兌現職工工資318萬元,較好維護了進城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除了建筑業外,眼下,臨淄區有各類餐飲服務單位322家,同樣是農民工較為集中的行業。為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在借鑒建筑業工會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今年7月7日,該區依托區衛生防疫站,發起成立了臨淄區餐飲業產業工會,使全區1.5萬名進城農民工有了新“家”。餐飲服務業工會成立后,在各餐飲企業工會的配合下,隨即對全區餐飲服務業勞動用工、工資發放等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積極督促餐飲服務企業建立完善了規范化建設、職代會、集體合同、工資協商談判、女職工權益保障等制度,建立起了職工維權的長效機制。
該區工會負責同志告訴記者,為了實現工會對進城農民工合法權益保護的“無縫隙覆蓋”,在成立兩大產業工會的基礎上,區工會還督促進城農民工較為集中的新建私營企業,成立健全了企業工會組織,使農民工依法維權有了組織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