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艾黎,1897年12月2日出生,新西蘭人。1927年4月21日來到中國,此后長期居住中國。他與中國人民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和建設事業奮斗了整整60年
。    20世紀30年代,路易·艾黎積極參加了在上海的國際性的馬列主義學習小組,并向國外撰寫了大量宣傳中國人民抗日斗爭的文章。抗日戰爭時期,他積極參加并發起組織了工業合作社運動(簡稱工合),成為失業工人和難民生產自救、支援抗戰而興起的一支獨特的經濟力量。在那硝煙彌漫、戰火紛飛的艱苦歲月,它為供應戰時軍需民用、特別是援助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游擊戰爭做出了重要貢獻。    40年代,他在甘肅省山丹縣創辦了以手腦并用、創造分析、理論聯系實際為辦學宗旨的培黎工藝學校,吸收勞動人民子弟,為新中國培養了一批能吃苦、講實干的技術人才。他同當地人民一起生活了9年,1953年到北京。    新中國成立后,路易·艾黎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與各國人民友好事業。他熱愛新中國,宣傳新中國,為發展中國人民同新西蘭及各國人民間的友誼、增進各國人民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了解,做出了重要貢獻,贏得了中國人民、新西蘭人民和廣大國際友人的尊敬和愛戴,曾受到我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宋慶齡、鄧穎超等的親切會見。    1982年路易·艾黎85歲壽辰時,北京市政府授予他“榮譽市民”稱號。1985年,甘肅省政府授予他“榮譽公民”稱號。1987年12月逝世時,鄧小平為他題詞: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永垂不朽。(新華社北京8月10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