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開發區黃浦江路社區,不時可見戴著紅袖箍的老同志,有的在撿拾垃圾,有的在糾正居民的不文明行為。
這支活躍的“黨員志愿者”隊伍由14名退休老黨員組成,年齡最大的76歲,最小的也已60歲。在創城活動中,他們自發組織起來,分成三個小組對社區衛生、秩序和市民行為
進行監督,成為社區創城工作的宣傳者、監督者。在他們的帶動下,社區居民積極行動起來,克服陋習,倡導新風,共建美好家園,形成了人人參與創城、人人愛護社區的局面。
隨著創城活動的深入開展,“創城為大家,創城靠大家”的觀念在開發區深入人心,社區居民中出現了許許多多像“黨員志愿者”這樣的“啄木鳥”和“報喜鳥”。他們對照文明城市標準,認真查找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總結創城取得的成績。11歲的王睿臻家住廬山小區,暑假期間,她成了創城“小明星”———她讓媽媽將學校發的“市民行為八不準”復印了100多份,主動到人流量大的大商場分發,并請每一名收到宣傳材料的群眾簽名。小睿臻說:“叔叔阿姨們簽下了名字就是簽下了責任狀,我們小朋友能做到的事,大人們更應該做到。”開發區對外公布的創城辦公開電話、區長公開電話、行政效能投訴電話三部“創城”熱線天天鈴聲不斷,有的居民對不文明行為進行“揭短”,有的對創城工作提出建議,有的對“創城”帶來的文明生活表示感激。到目前為止,三部公開電話共接到居民來電1000余個,提出建議和意見400多條,有力地促進了開發區創城工作的深入開展。張玉王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