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包括電子產品制造業發達的廣東、浙江、上海等省市在內,全國信息產品制造業利潤均出現負增長,一反近年來電子信息行業飛速發展的態勢。而山東省則逆勢上揚,上半年實現利潤33億元,同比增長31.7%。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包括廣東、江蘇、上海、浙江等主要省市在內
,信息產業產品制造業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全面下滑,利潤出現負增長。全國利潤同比增長-4.1%,上海、浙江、廣東分別為-42.9%、-36.4%和-16.9%。
今年以來,全國電子信息產業普遍存在產品生產成本上升、市場價格不斷下降的情況。據國家統計局調查,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子產品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如彩電平均成本比2004年上漲13.2%,空調平均成本增長4.7%,冰箱平均成本增加21%;市場競爭中,產品價格不斷下降,同時國外品牌大量涌入導致市場殘酷競爭;人民幣升值及國外紛紛采用非貿易壁壘限制和排擠中國產品,導致出口受到嚴重影響,消費電子產品市場產能過剩,趨于飽和。
山東省信息產業產品制造業仍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今年1-6月份,共完成銷售收入1225億元,居全國第四位;同比增長15.2%,增幅高于全國、廣東、江蘇12個百分點,高于浙江24.3個百分點,高于上海5.1個百分點;實現利潤保持了31.7%的增長速度。
“主要是山東省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強勁增長,彌補了國內市場的需求不足。6月份,電子產品制造業出口過千萬美元的企業,山東省就有29家,比上月又增加5家!鄙綎|省信息產業廳副廳長張寧波這樣解釋。上半年,山東省消費類電子產品及零部件出口2.3億美元,同比增長156.4%;彩電、手機、空調等10類主要產品出口額合計為13億美元,占全省電子信息產品出口總額的55.6%。與去年同期相比,彩電、手機、打印機、集成電路與微電子組件等產品出口增幅巨大,一般在一倍以上。其中:彩電1.7億美元,同比增長116%;手機3.5億美元,同比增長232%;打印機2.3億美元,同比增長95%。
(申紅 趙培培 劉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