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4日電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吳桂英4日說,北京市正在編制的“十一五”規劃將首次設立兩項直接涉及“三農”發展的專項規劃,即“‘十一五’時期農村發展專項規劃”和“山區經濟發展專項規劃”。
北京市“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吳桂英說,“十一五”規劃綱要現
已初步確定,將首次設立“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專門章節,系統研究和規劃未來5年北京市郊區和“三農”發展目標、重點和保障措施。
另外,在已確定的51項“十一五”專項規劃中,將包括兩項直接涉及“三農”發展的專項規劃。這兩個專項規劃將進一步對“十一五”時期北京市農村發展的目標進行細化和量化,對山區如何處理好涵養與發展的關系也將有新思路和新舉措。
據介紹,在“‘十一五’時期公共服務發展專項規劃”中,農村教育、農村衛生服務體系、農村通訊、農民體育運動等均被列入發展重點。而“‘十一五’時期就業和社會保障規劃”也對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養老保險、農村合作醫療等給予了高度關注。另外,在有關水環境、新城發展、全市基礎設施建設等的“十一五”規劃項目中,也將把“三農”放在突出位置上。
據介紹,北京市由發改委安排的投向10個遠郊區縣與城八區的政府投資比例已經由2003年的20:80調整為今年的50:50。投向遠郊區縣的市級政府投資由2003年的22億元增加到今年的77億元。到目前為止,今年已投入46.3%的資金,預計在今年9月底前全部資金都將下達到郊區。
吳桂英說,“十一五”時期將是北京郊區的重要發展期,但發展也將面臨一些問題,其中包括:如何在能源、資源緊缺的情況下推進郊區的城市化進程,如何在這一過程中保護農民利益,以及如何使郊區更好地承載全市產業發展等。(記者
孫曉勝 倪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