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四洲”的除渣機占領了全國發電除渣設備85%的市場;“精細化工”的染料中間體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0%;中集冷藏箱的全球市場份額超過20%……昔日默默無聞的膠州市中小企業群體,最近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涌現出十幾個產銷量位居全國第一、在業內響當當的特色產業。 &
nbsp;改制:由“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 在全國300MW及以下發電機組高壓加熱器領域,青島青力鍋爐輔機有限公司穩坐“第一把交椅”!扒嗔Α惫ぷ魅藛T對記者說:“行政人員很少,都是身兼數職,大多數人都在生產銷售一線!贝掖亿s來的青力鍋爐副總經理告訴記者,現在公司的內部生產管理都由他一手抓,每天三班倒,幾乎沒有周末。據介紹,改制后公司大刀闊斧地進行人員改革,通過競爭上崗、雙向選擇等多種方式,徹底改變過去管理機構臃腫、人浮于事的懶散狀況,管理人員由300余人精簡到90人,生產效率提高了數十倍。目前,企業是青島市唯一一家三級壓力容器生產廠家,生產的高、低壓加熱器占領全國各大火力發電廠60%的市場,并出口印度、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
據統計,目前膠州市的“單打冠軍”100%是“產權明晰、責權明確、管理科學”的企業。從改制前傳統的“大鍋飯”經營模式,到現代企業制度下股份制經營,這些企業從曾經向政府“等靠要”變成了如今跟市場“搶爭攀”,企業“涅”之后煥發了勃勃生機。
政策:促“小富”成“大富”
宏偉氣派的五層辦公大樓、上萬平方米的生產區、大跨度的現代化車間……走進青島四洲電力設備有限公司位于膠東鎮的新廠區,記者處處感受到一種撲面而來的“大氣”。公司總經理劉衍卉告訴記者,自從企業搬遷后,公司突破了空間上的束縛,構筑起更廣闊的發展平臺,訂單由去年的5個億猛增至今年的8個億。
近來,膠州市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扶持20強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鼓勵城區企業向上下游產業比較集中的工業園搬遷,以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形成產業集聚。企業搬遷后的原土地拍賣金,扣除稅費外,全部返還企業,適當減免搬遷企業在新廠區建設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在政府政策激勵和自身發展需求下,企業紛紛外遷,并由此實現了裂變發展。青島三聯金屬結構有限公司搬遷后,年生產能力由2萬噸提高到5萬噸,成為全國火電行業金屬結構制造的“龍頭老大”。
此外,對銷售收入前20名的工業企業、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和新投資過5000萬元的工業項目,膠州市還積極提供融資服務。青島東方鐵塔有限公司曾經遭遇資金緊張,在政府的積極協調之下,企業獲得了及時的資金支持,如今東方鐵塔公司的規模呈幾何級數擴張,占據國內60%的200米以上廣播電視塔的份額。
“借腦”:從“散粗平”到“專精特”
“公司是依靠科技聯姻走上了一條快速、良性的發展之路。”青島三星精鍛齒輪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志剛如是說。據介紹,該公司以前生產的產品種類散、工藝粗糙,是典型的“散粗平”,在市場上只能與同行拼價格,靠微利維持生存。自從與中國海洋大學聯合成立了“模具與特種材料研究所”之后,專攻汽車和工程機械類差速器錐齒輪的研制。目前年生產精鍛齒輪300萬件,銷售收入達1.1億元,其中精鍛工程機械類差速器錐齒輪全國市場占有率達到70%。采用西安交大技術生產的“三周節”齒輪已通過裝車周期性試驗,這些齒輪將被一家美國公司全部包銷,一旦實現批量生產,等于再造一個新“三星精鍛”。
近年來,膠州市積極推行“產學研一體化”模式,加快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催生壯大了一大批高科技產業。青島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每年將企業銷售額的3%投入到新產品的研發中,多年來一直與上海華東理工大學等高級科研院所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在國內率先研制堿胺基苯乙炔,這種既可做醫藥中間體又可做隔熱層的粉末,以200萬元/噸的價格出口到美國等國家。最近繼英國之后又研制成DPP中間體。青島寶榮水產科技發展公司與中國海洋大學合作,探索發明的工廠化、高密度大棚養蝦模式,創造了一年養三季、畝產5000公斤的全國紀錄。
梁學勇趙法文劉振華趙小林
編者的話:近年來,在科學發展觀的正確引導下,青島郊區人們的發展觀念日趨理性,經濟結構也日益合理。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漸成熟,過去那些一哄而上、盲目發展的經濟形態已經不復存在,各地紛紛圍繞自己的特色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目前,不少區市、鎮、村和企業都形成了自己有特色的“拳頭”經濟,產品也紛紛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稱雄,為全市外貿出口、經濟結構調整做出了貢獻,成為青島市經濟舞臺上名副其實的“單打冠軍”。本報從今天開始推出“單打冠軍看市郊”欄目,與讀者共饗,以期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