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市委、市政府就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重點工作下發通知,要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下大氣力在生產、建設、流通、消費等各領域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損失浪費,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創造盡可能大的經濟社會效益,逐步
在全市上下形成節約為榮、浪費為恥的良好氛圍,為建設節約型社會作出貢獻。
通知指出,我市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工作目標是,到2006年底,全社會自覺節約資源的機制初步形成,資源節約的規章制度和辦法標準進一步完善,初步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資源節約綜合管理體系、法律監督體系和技術服務體系;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萬元GDP能耗降到0.85噸標準煤,萬元GDP取水量低于66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增量土地集約化利用達標率達到100%;機關、企業和家庭的節約意識和措施明顯加強;全市建設節約型社會各項指標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以上,力爭領先。
通知要求,今后我市要圍繞建設節約型社會,做好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一是大力推進能源節約。包括制定青島市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方案,抓好重點耗能行業和企業的節能工作,推進交通運輸節能和農業機械節能,推動住宅與公共建筑節能,引導商業和民用節能,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強電力需求管理。二是大力推進節約用水。包括推進城市節水,推進農業節水,發展節水型綠化,推進節水技術改造和海水利用,嚴格實施水資源管理和保護措施。三是大力推進原材料節約。包括加強重點行業原材料消耗管理,限制過度包裝,倡導消費節約。四是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包括科學合理搞好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嚴格執行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的有關規定,搞好規劃建設;節約和集約使用岸線和海域;限制毀田燒磚。五是加強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包括推進廢物綜合利用,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推廣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鼓勵農資節約。
通知強調,為健全機制、建立建設節約型社會保障和支撐體系,今后我市將加強規劃指導,把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作為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確定城市規劃和重大項目的重要指導原則,并在2005年9月前制定青島市發展循環經濟工作意見,11月編制完成青島市工業產業結構調整指南、青島市工業產業用地指南和青島市工業產業能效指南。同時,積極推進資源節約技術進步,完善資源節約機制,建立完善資源節約監督管理制度。(本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