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0時15分,記者再次撥打楊志英大媽家的電話,一陣忙音過后,接電話的是楊大媽的老伴劉大爺,他說,老伴巡邏還沒回來,他讓記者再過10分鐘打過來。記者知道,楊志英肯定是做露天燒烤攤主們的思想工作去了……
今年67歲的楊志英,兩年時間里,與居民們由不認識到
熟知,由不理解、不合作到關心配合。居民、家人的支持使這個無袖章“尋訪團”有滋有味地活躍在城陽安泰居社區……
將心比心解開燒烤“死疙瘩”
“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我歲數大,老年人好說話,說兩句他們也能聽得進去。”在楊志英居住的城陽安泰居社區外邊的街道上,每到晚上10時左右,就會出現一些露天燒烤攤,雖然離社區有一定距離,但由于沒有廁所,所以一有內急,不少食客干脆就隨便找地方解決,有的甚至跑到居民樓道里方便,造成很壞影響。附近的居民也都向攤主交涉過,但由于方法不適雙方幾乎動粗。還是楊志英善于交際,燒烤攤主們也很尊重她。“既然老人說不應該,那咱就改。”現在攤主們都自備流動廁所,但楊志英認為,只要將心比心,業主們最終會“收山”的。
見義勇為靈活機智退竊賊
“小伙子,那是你的車子嗎?你忘了吧,是不是推錯了啊?”楊志英話音未落,推自行車的小伙子丟下車子跑掉了。楊志英想當場抓住他是不可能,所以她只有讓竊賊受驚而停止犯罪行為。“閑著也是閑著,溜達溜達幫人看看車子挺好的。”楊志英告訴記者,許多外來串門者都不注意上鎖,竊賊經常以這一群體為作案目標。所以楊志英和老伴當起“看管員”,一干就是兩年。
苦口婆心浪子回頭金不換
也許是因為缺少母愛,社區里有一被嬸嬸收養的劉姓學生放蕩不羈,常夜不歸宿,和社會上一些不良青年鬼混。其叔叔嬸嬸經常滿大街地尋找,可是找回來沒多久就又“蒸發”了。楊志英得知此事后常常主動找他談心。苦口婆心間小劉漸漸聽進了楊志英的話,并漸漸有了轉變。目前他已完成學業并走上工作崗位;不過有什么想不開時他還是會去找楊大媽。
心系社區回鄉辦事“提條件”
今年5月創城工作剛剛開始時,老伴提出回趟東北老家將公職關系轉到青島來,要楊志英一同回去。可已義務尋訪兩年的楊志英一刻也不想離開“本職工作”,只要一天不在社區轉上幾圈,做點什么事,到了晚上總感覺有心事。“要不咱回家學學東北大秧歌,回來之后也好教教社區居民。”楊志英向老伴提出回鄉“條件”,當老伴答應后,楊大媽這才點頭同意一起去東北。20天過后,楊志英回到安泰居社區,現在每天晚上的社區廣場上,總有三五成群的居民在扭東北大秧歌。實習生
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