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準備紀念廣島和長崎遭原子彈轟炸60周年之際,英國《獨立報》7月31日報道說,日本目前已經儲存45公斤钚,正在著手建立世界最大钚濃縮工廠之一。 兩座城市的原子彈爆炸幸存者擔心,日本長期實行禁止發展核武器的“無核三原則”即將終結。
背
離“無核三原則” 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幸存者表達了對日本政府背離“無核三原則”的憂慮。
廣島原子彈爆炸幸存者山岡美智子女士告訴《獨立報》記者戴維·麥克尼爾。“我不相信東京的政治家們會維護我們的反核立場。他們都應該來這里,體驗我們過去的經歷。”
1945年8月6日,時年15歲的山岡美智子剛走出家門,一枚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便在廣島上空爆炸。山岡美智子容顏盡毀,卻僥幸活了下來。此后數年內,廣島31萬民眾半數因原子彈爆炸而死亡。
3天后,一枚代號“胖子”的原子彈在長崎上空爆炸。這枚原子彈含有5公斤钚。
核威懾力得到加強
日本曾試圖在二戰期間制造一枚初級原子彈。
但二戰結束后,日本政府盡管聲言堅持“無核三原則”,但允許裝備核武器的美國軍艦在日本港口停泊。而且,幾十年前日本政府曾經秘密批準就發展核武器問題開展可行性調查。
綠色和平組織日本籍成員野川敦子說:“日本通過累積不必要的钚和建立(钚濃縮)工廠,使核威懾力得到加強。日本將要成為擁有更大規模核能力的國家。”
私下實施“核突圍”
1967年12月,時任日本首相佐藤榮作首次提出“不制造、不擁有、不運進”核武器的“無核三原則”,并因此獲得1974年諾貝爾和平獎。
但是,佐藤同時指示內閣調查室就核武器制造開展可行性調查。
此后30年,日本政府始終公開表示遵守“無核三原則”,但私下卻逐步實施“核突圍”。盡管遭到國民強烈反對,但日本政府仍然強行從歐洲進口钚,繼而建立多處鈾濃縮工廠。
近年來,日本政治家更加肆無忌憚地向“無核三原則”發出挑戰。民主黨副代表小澤一郎2002年初說:“我們的核電站擁有足夠的钚,因此我們生產3000至4000枚核彈頭屬于可能。”
同年5月,時任日本內閣官房長官福田康夫聲言,日本“和平憲法”并不禁止發展核武器。據新華社供本報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