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怎樣選齊配強村級班子,使農村基層黨組織和農民黨員始終保持先進性,始終走在農村發展的前列,帶領廣大群眾共同致富,是黨建工作需要破解的新課題。2004年以來,膠州市李哥莊鎮實施了“把黨員、村干部培養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中的先進分子培養成黨員、村干部,黨員帶領群眾共
同發展、黨組織帶領致富能人不斷進步”的“雙培雙帶”工程,對保持和發揮農村黨員先進性、提高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整體水平作出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收到了“組織加強、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良好成效。 一、“雙培雙帶”探索黨建新途徑
1、確定新思路,突出一個“引”字。李哥莊鎮堅持以教育活動為總抓手、以“雙培雙帶”為主線、以“發展富民”為目標,引導全鎮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到“雙培雙帶”工作中來。該鎮根據工作需要和干部特長,打破部門、身份界限組建了5支隊伍,即技術服務隊、計生工作隊、財稅工作隊、招商引資工作隊、包村干部隊伍。工作中實行“年有目標、月有調度、周有安排”,做到了個個身上有壓力,人人肩上有擔子。為確保“雙培雙帶”活動抓出實效,該鎮實行領導干部聯點抓面,一般干部包村到戶的工作方式,成立了專門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對全鎮“雙培雙帶”活動進行監督和指導。在“雙培雙帶”活動的深入開展中,該鎮還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創辦經濟實體,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帶動了農民增收。自活動開展以來,全鎮黨員干部共創辦經濟實體156個,帶動農民增收570萬元。
2、采用新方式,突出一個“幫”字。一是實行政策扶持。該鎮把“雙培雙帶”活動與村莊重點產業建設結合起來,通過實行配套聯動,達到了互促共進的目的。對重點產業給予政策、資金、信息、技術等方面的扶持,積極幫助“雙培”對象從事產業化經營,并多方協調,及時為他們解決產業化發展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雙培”對象丁洪強在政府幫助下發制品公司迅速做大,年繳稅金100萬元,并帶動150多名家庭婦女走上富裕路。丁洪強的公司處在交通不便的鎮北部村莊,為促進企業進一步發展,政府在條件優越的大沽河工業園三區為其規劃了新的發展空間。二是實行領導聯系制度。活動中為每一名鎮級黨員領導干部確定了聯系對象,同時為經貿辦、農辦、建委、社會事務辦、團委、婦聯、科協等有關單位建立了聯系點,有效調動了這些部門參與創建的積極性,掀起了爭把聯系點建成示范點的高潮,達到了以點帶面、推動整個工作全面發展的效果。農辦聯系對象是糧食種植大戶郭文行,一年半來,農辦通過提供技術指導、推薦良種、種植技術培訓、聯系糧食銷售,為其解決了不少困難,促進了郭文行的農場進一步向規模化、專業化、機械化轉變,現在他的農場糧食種植面積達700多畝,年收入四五十萬元。
3、實施新舉措,突出一個“創”字。一是創新培訓方式。在培訓方式上,緊緊圍繞村莊支柱產業和特色經濟發展,以村為單位,采取集中培訓與個別指導相結合、走出去學與請進來教相結合、經驗交流與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活動開展以來,共舉辦各類科技講座21次,散發科技材料2000余份,組織外出參觀學習260人次。在培訓過程中把政治素質好、能為群眾辦實事的50多名黨員致富帶頭人及時充實到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并通過交任務、壓擔子,外出掛職學習等實踐鍛煉方式,切實增長他們的才干,今年上半年共派出掛職人員16名。二是創新組織設置。李哥莊鎮根據新型經濟組織的性質和農業產業的特點設置專業黨支部,按照產業類別和黨員職業狀況設置黨小組,黨員歸屬由組織決定改為個人自愿和組織安排相結合,黨員可以根據自己特長和興趣選擇黨組織,同時,對外來務工黨員,該鎮又實行了“掛靠式”管理,真正做到了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組織,黨員的作用就發揮到哪里。二、真抓實干出成效
1、“雙培雙帶”架起了“連心橋”。“雙培雙帶”活動開展以來,李哥莊鎮結合全市范圍內開展的“三訪談”活動,為黨員領導干部和有關職能部門在全鎮有選擇性地落實了各類聯系點129個,結成幫扶對子430對,扶持發展了5個帶動輻射作用強的優勢產業,帶動農戶近3000戶,架起了一座座黨員干部、職能部門與農民群眾、致富能手的“連心橋”。在“對口幫扶”活動中,全鎮12個職能部門積極主動地幫助聯系戶選擇致富項目,爭取幫扶資金和小額貸款,解決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受到了群眾的普遍好評,僅今年1至6月份,就為聯系對象解決實際困難180件。
2、“雙培雙帶”拉長了“致富鏈”。李哥莊鎮在選拔、培養“雙培雙帶”對象時,重點選拔了那些敢于帶頭闖市場、甘于承擔風險,愿意運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術、市場、信息及資金為農民致富增收引路的人,達到了“樹立一個典型,帶動一批群眾,發展一方經濟”的實際效果,拉長了群眾的“致富鏈”。該鎮先后建立了恩利蔬菜基地、大窯育苗基地、后辛疃養殖基地、大沽河農科園等10個示范基地;以示范引導、典型帶動的方式使全鎮農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效農業。后辛疃農民李樹海利用大棚養殖胡子鲇,獲得高效益,他把養殖技術無償傳授給農民,帶動起周邊農民紛紛加入養殖行列,現已形成300畝的養殖規模,帶動數百農民走上富裕道路。截至目前,“雙培雙帶”已輻射全鎮43個村,培養出黨員發展能手56名,養殖大戶23戶。
3、“雙培雙帶”構筑起“新高地”。實施“雙培雙帶”工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造就一大批農村實用人才。李哥莊鎮依托黨員活動室和科技示范基地,開展了對黨員和致富能人的大規模培訓,僅今年上半年,就培訓黨員和致富能人246人次,培訓其他農民群眾960多人次,使農村各級各類人才的農業科技素質有了大幅度提高,儲備了一大批鄉土人才,為村干部的選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構筑了農村發展的人才“新高地”。截至目前,全鎮五支隊伍領辦或參與項目建設的近76個,新發展農民黨員56名,確定入黨積極分子65名。
4、“雙培雙帶”擴展了“大舞臺”。“雙培雙帶”為農民黨員找到了在農村經濟建設中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的用武之地,為農村黨員和村干部發揮其黨員先進性,黨員、村干部成為致富能人,致富能人中的先進分子成為黨員、村干部提供了展示其才干的舞臺。在“雙培雙帶”中,全鎮黨員干部注意轉變工作方法,由原來的指手畫腳變成了“做給大家看,帶著大家干”,以此增強了工作的示范性、直觀性和主動性。農民的牢騷少了、怨氣少了;理解多了、感激多了;愿意聽黨的話、跟著黨走的人多了,羨慕黨員、自覺向黨組織靠攏的人多了,使黨群、干群關系有了明顯的改善,進而也擴展了黨組織這一大家庭的舞臺。
5、“雙培雙帶”解決了農村黨員干部后繼乏人的問題,找到了一條發展農村黨員的新路子。面對當前農村黨員隊伍中存在的文化程度偏低、科技素質偏低、致富能力偏低和年齡相對偏高的問題,“雙培雙帶”無疑抓住了新形勢下農村基層組織工作的關鍵所在,使黨員、能人、致富能手分別在不同層面上找到了表現才能的機會,提高了黨員、干部在群眾中的威信和號召力,增強了村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找到了一條發展農村黨員的新路子。“雙培雙帶”把培養能人與培養黨的干部結合在一起,從而使農村黨組織真正成為帶領農民群眾共同致富奔小康的領導核心,在生產一線培養出了一批對群眾有感情、關心群眾疾苦、能夠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的人和有本領、有能力、實績突出的村級致富帶頭人,通過“雙培雙帶”及時將他們納入入黨積極分子的行列,有效解決了農村黨員干部后繼乏人的問題。 冷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