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別留意了一下青島方言(我這里說的青島方言指的是市區范圍內的,因為再往外擴展的話,變化會比較大。),發現青島方言的發音和普通話對比起來,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雖然現在的青島方言受普通話的影響越來越大,但是基本的發音基本上是沒變的。
首先,是聲調,大多數情況下,普通話發一聲(陰平)
的,在青島方言里面發三聲(上聲),比如“書”,“釘”,“優”;普通話發二聲(陽平)的,在青島方言里面發四聲(去聲),比如“杰”,“齊”,“狼”;普通話發三聲(上聲)的,在青島方言里面發一聲(陰平),比如“我”,“手”,“碾”。另:這一點,青島不同的地方似乎有區別,滄口地區似乎所有的三聲都變成一聲,而市南、市北、四方只是大部分有變化。普通話發四聲(去聲)的,在青島方言里面基本都是發四聲(去聲)。并沒有發現太明顯的輕聲,或者說干脆沒有。
特別說明,上面說的青島方言的四種聲調,并不完全等同于普通話里的四種聲調,因為發音幾乎相同,所以才用這種說法來形容。
然后,是聲母的變化,青島方言聲母的變化不多,最明顯的一個就是“r”的發音,在正宗的青島方言里面,是沒有“r”這個音的,ran 發音 yan,rang
發音 yang,rao 發音 yao,re 發音 ye,ren 發音 yin(這個聲母都變了),reng 發音 leng,ri 發音 yi,rong 發音
yong,rou 發音 you,ru 發音 yu,ruan 發音 yuan,rui 發音 shui,run 發音 yun,ruo 發音 yue。沒有一個例外。
最后,是韻母的變化,韻母的變化也不是很多,能稱得上規律的我覺得有這些,一是d 與 u 的某些雙韻母連用的時候,某些發音的變化,如 duan 發
dan,dui 發 dei ,dun 發 den。另一個是eng 和
ong,青島方言里面的發音都是近似于前鼻音和后鼻音的一種發音,因此,當青島人說普通話的時候,經常是eng和ong不分。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發音上的變化,但是,大多只能算特例了,算不上規律。另外,小弟才疏學淺,可能有很多錯誤疏漏,請大家給予批評指教。
嘟嘟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