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手套惹的禍    劉家莊鎮大呂一村農民楊豐希建了兩個大棚,去年一個大棚一季西瓜的純收入就在1.5萬元以上。西瓜下市后,再種秋黃瓜,又是
一筆不菲的收入。    今春,楊突然發現100米長的西瓜大棚,30多米范圍內的西瓜苗子只長蔓不長葉。他慌忙找到青島即墨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技術推廣部部長毛乃偉。
   毛乃偉在大棚里翻弄著葉、蔓,斷定發病原因是藥物熏染所致。經過仔細詢問,楊豐希的妻子回憶起前些天她在麥田打完除草劑后曾把手套掛在了大棚檐頭上。原來:手套沾染了農藥,氣味熏進了大棚30多米,導致瓜苗不長葉兒。毛乃偉對癥下藥,開出了“惠滿豐”、“富貴鳥”兩種藥品,在解除葉面病害的同時又能給葉子補充營養。
   按照叮囑,楊豐希三天打一遍藥,連打三遍,受害的西瓜苗子逐漸恢復了旺盛的生長態勢。當季,大棚西瓜收入十分可觀。前兩天,楊豐希特意抱著一個23公斤重的“京欣”西瓜到科技園區致謝。
   “種豆得豆”變了臉
   從今年3月10日賣第一茬瓜到現在,移風店鎮前古城村農民李風杰種植的0.7畝“佳和節成”大棚黃瓜已經賣了21500元,到7月底這季黃瓜下市前,還能再賣2000元。李風杰種了6年大棚,年年只種黃瓜,年年收入很高,是出了名的“黃瓜大王”。
   “利潤咋就這么厚?”我們問!包S瓜大王”笑呵呵地解釋:“我種了6年大棚黃瓜,每年都種新品種。別人種的老品種一公斤批發價是0.6-0.8元,我種的新品種1公斤批發價能達到2.4元。黃瓜有個脾性,不能重茬種,否則就會得枯萎病……”
   李風杰笑著說:“其實我種的不是黃瓜,而是南瓜,用南瓜做本嫁接黃瓜。用這技術,西瓜還是葫蘆結出來的呢。古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現在是‘科技變魔術、種豆不得豆’。其實這技術早已經過時了!
   種菜先要看“風水”
   沒聽說過種菜也要看“風水”,在后古城村的大棚里,菜農衣文進講了他的“風水經”。
   剛上大棚時,衣文進種植的西紅柿有點怪:秧子旺盛、坐果很少,年收入不足萬元。衣文進自己查書、請技術員幫忙,都沒解決問題。今春,農業科技園區新購進了一臺土壤成分檢測儀,技術人員在大棚現場取樣檢測、化驗,找到癥結:原來土壤中氮肥嚴重超標。經配方施肥后,合理改善了土壤養分狀況,當年種植的西紅柿秧果并茂:0.7畝大棚收入1.7萬元。
   嘗到了甜頭的衣文進由衷地說:“以后我們菜農要聯合起來推‘有機菜’,不光要測土,還要驗水,檢測大棚周邊的環境呢,F在,種田就是拼技術!沒有技術,再出力也不行!睏蠲鳚齽w傳李曉
   
“三農法庭”身邊開
   
平度市人民法院以向農村、農業、農民提供優質高效司法服務為出發點,通過創新機制設立“三農法庭”,切實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促進了社會和諧發展,樹立了法院為民服務的良好形象。圖為該院“三農”合議庭人員在田間地頭勘查現場。新寶信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