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西藏,草木吐綠,生機盎然。
今年,是山東省對口支援西藏日喀則地區10周年,也是山東新一輪10年援藏工作的第一年。
6月6日上午9時許,省委副
書記、市委書記杜世成率領的山東省、青島市黨政代表團,乘坐中國西南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57客機抵達拉薩機場。
一
根據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自1995年5月以來,山東省先后派出了4批援藏干部。10年來,通過援藏干部架起了魯藏友誼橋梁,兩省區人民的感情越來越深,交流越來越多。
早在1997年,杜世成就曾以副省長的身份率山東省黨政代表團到西藏考察。那次,強烈的高原反應,使他沒有留下一張照片。
杜世成不顧高原反應,再次率團進藏考察,令自治區領導很感動。7日,自治區黨委書記楊傳堂會見了杜世成一行。楊傳堂對杜世成說:“10年援藏史上,在省級領導崗位上連續兩次進藏考察的,你是第一位。”
10年來,青島一直對口援助日喀則市。談起歷屆青島市委、市政府對援藏工作的重視,楊傳堂歷數了青島開創的幾個先例:技術干部短期項目援藏、區市對口支援日喀則市各鄉……
杜世成說,山東對西藏發展的貢獻是微不足道的,自治區黨委給予我們充分肯定,是對我們的鼓勵和鞭策。我們要認真貫徹黨中央關于援藏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胡錦濤總書記“兩個傾斜”的指示,切實把西藏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促進西藏和諧發展。
二
日喀則市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路險、風沙大。
6月8日早上8時,杜世成一行12人從拉薩出發,風塵仆仆乘車駛向日喀則市。
從拉薩到日喀則350多公里,途中要翻越雪古拉山。雪古拉山海拔5400多米,氧氣不足海平面的50%,山上的積雪常年不化。“對著太陽點支煙,撕片白云擦擦汗”,形容的就是雪古拉山。
車子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而行,不多久就使人感到頭暈惡心。而杜世成一路上所放心不下的,是日喀則市行政中心南遷工程。
目前,日喀則市城市總體規劃面積24平方公里,已建城區面積達18平方公里。為加快城市化進程,擴大城區面積,優化城市布局,拉動日喀則市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日喀則地委、行署決定實施日喀則市南部開發暨行政中心南移戰略。
南移,是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的大手筆。“五一”期間,日喀則地委書記宮蒲光在地委委員、日喀則市委書記、青島援藏干部組長慕建民陪同下專程赴青島向青島市委、市政府介紹了有關情況。
為支持南移這一重大決策,青島市委、市政府在保證正常援藏資金的基礎上,又追加了部分資金。這部分資金比青島計劃的第四批援藏干部任職3年期間的正常援藏資金的總和還要多。如今,南遷工程雖然尚未動工,青島市的首期援建資金已經到位。
有人提議,能否在西藏舉行簽字儀式,大力宣傳一下,杜世成拒絕了。他說,對口支援西藏是山東人民和青島人民義不容辭的義務,而不是作秀。我們有責任讓日喀則更快更好地發展,使日喀則早日成為現代化城市。
如今,“南部”,已不僅僅具有地理的屬性,而是有了明確的所指。青島市第四批援藏干部的這一發展思路和山東、青島的大力支持,使這個名詞載負起了日喀則人對未來的新的夢想,更讓日喀則人有了一種向跨越式發展目標靠攏的堅實與興奮。
三
可持續援藏,是縈繞在杜世成心頭的一件大事。
杜世成一行翻越海拔5400米的雪古拉山,經過近5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到達日喀則市聯鄉。在青島聯鄉希望小學奠基現場,掌聲、笑聲響成一片。學校師生和附近村民手捧哈達、鮮花,歡迎代表團的到來。
由于歷史和自然等諸多原因,日喀則一部分牧民群眾生活困難,一些適齡兒童上學還得不到充分保障。聯鄉希望小學由青島市市南區捐資援建,占地面積1460平方米,建筑面積354.58平方米,規模為3個教學班,可容納120名學生就讀。
此時,已近下午1時。杜世成一行一下車,就為青島聯鄉希望小學奠基。
隨后,杜世成不顧高原反應和路途疲勞,與當地老師、鄉村干部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了當地師資、授課以及小學生入學等情況。望著孩子們渴求的目光,杜世成對同行的山東第四批援藏干部總領隊徐東升說:“我從西藏孩子們的目光中,看到了他們對知識、對文明強烈的渴求,我們有義務、有責任讓西藏日喀則的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
又經過半個多小時的顛簸,杜世成一行到達日喀則市。此時已近下午2時,杜書記午飯沒吃,就與夏耕等市領導通了電話,研究進一步搞好援藏有關工作。
這是一次特殊的“電話會議”,確定青島12個區市在兩年內再增加援助資金500萬元,增建24所希望小學,形成日喀則市小學教育的完善布局。
青島市委、市政府關心西藏教育事業的精神,在日喀則地區傳為佳話。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植樹造林是山東省委、省政府和青島市委、市政府可持續援藏的又一舉措。當聽說山東第四批援藏干部正在建設萬畝魯藏友誼林時,杜世成對這一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當得知友誼林建設仍有100萬元的資金缺口時,他當即表示幫助協調解決。
11日,回到青島的第二天,杜世成打電話告訴徐東升,山東省又追加了100萬元援助資金用于魯藏萬畝友誼林建設。
四
面對強烈的高原反應,大家勸杜世成減少一些日程,多吸點氧。他全然不顧,不但沒有減少行程,還將在西藏考察的行程增加了一天。
參觀考察了日喀則市城市建設后,杜世成一行又來到青島出資援建的日喀則市塑料編織廠和輪胎翻新廠。
這兩個企業位于日喀則市東郊,項目總投資為1300萬元,于2002年8月全部竣工。2004年6月,第四批援藏干部到任后,大力招商引資,今年4月16日引進浙江溫州辰光集團,啟動了塑料編織廠。目前,由青島黃海橡膠集團租賃的輪胎翻新廠,也正在做各項開工準備。
在塑料編織廠,看到經過正規培訓的藏族同胞職工在隆隆的機器聲中工作,杜世成非常高興。他拉著浙江溫州辰光集團經理陳順吉克的手說,青島市委、市政府將積極支持企業在日喀則發展,并要求第四批援藏干部全力協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陳先生表示要搞好企業生產經營,為當地經濟建設出力。
期間,杜世成看望了山東全體援藏干部,為他們帶來了省委、省政府的親切關懷,帶來了家鄉人民的問候。他要求山東援藏干部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牢記省委、省政府和人民的囑托,以孔繁森為榜樣,繼承和發揚“老西藏精神”,真正把心貼近西藏,努力工作,樹山東援藏干部新形象;要創造性地執行黨中央的戰略決策;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援藏,注重環境建設,注重人才教育;要注重向藏族干部學習,向藏族人民學習;援藏干部之間要互相幫助,愛護身體。
晚上,杜世成又趕到青島市援藏干部宿舍和食堂察看,在食堂與援藏干部共進晚餐。
援藏干部紛紛表示,要為日喀則地區的繁榮昌盛作出更大的貢獻,以優異成績向山東省委、省政府交上一份合格答卷,向西藏自治區政府成立40周年獻禮。
9日下午,在飛機場候機時,杜世成再次對援藏工作提出要求:盡快完善援藏計劃,以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早日拿出規劃方案,青島新援建的24所希望小學爭取早一年建成,讓孩子們早一年走進校門……田廷芳王東海王建馬飛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