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夜幕降臨,那一盞盞造型獨特、風格別致、絢麗多姿的路燈便在膠南城區的大街小巷競相綻放。燈光下漫步、納涼的市民們,在欣賞美麗夜景的同時,或許還不知道,如此神秘變幻的“天上的街市”,竟是出自“自家人”———膠南市嬌陽燈具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姜龍湖之手。 其實
,熟悉膠南市民營經濟發展史的人對姜龍湖并不陌生,因為他不僅是改革開放初期膠南市第一批從國有企業辭職投身商海、發展興辦民營企業的創業者,也是幾經大浪淘沙,如今依然搏擊商海、雄立潮頭的成功者、青島市“優秀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光彩事業優秀民營企業家。 1984年,姜龍湖自籌資金創辦了膠南黃海電訊器材廠。在當時,既無創業經驗,也無可以借鑒樣板的他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在一次次磕磕絆絆中努力前行。為尋找商機,他做了大量的市場調查,當發現周邊農村電力不足,急需一種可以實現交流電與直流電轉換的電器時,他馬上著手投入了變電器的研制與生產。也許應驗了古語所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苦其心志……”,姜龍湖苦心研制的新產品上市沒多久,農村電力供應狀況卻有了明顯好轉,這一變化將姜龍湖徹底推入了困境,他花費心血研制的電器產品竟失去了用武之地。
機遇面前,稍畏即潰。所幸,姜龍湖是個強者,他愈挫愈勇,很快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繼續潛心研究,尋找新的商機。從一次廣交會上,姜龍湖敏銳地捕捉到路燈行業前景看好的信息,經過更加慎重的調查研究,便果斷決定順勢轉產,于2000年成立了青島嬌陽燈具有限公司。現在,姜龍湖回首創業經歷時常說,當初的這個決定成為他一生的轉折點。經過一番苦心經營,公司如今已成為擁有路燈、景觀燈、草坪燈等五大系列上千個燈具品種,產品暢銷全國、固定資產總額過千萬元的大型民營企業。現在,公司的部分產品還打開了國際市場。
經過多年的拼搏和奮斗,姜龍湖在創業的道路上進入了穩定的收獲期,在不斷做強做大企業的同時,他把幫助父老鄉親一同走上致富道路當作頭等大事來抓。2003年,姜龍湖針對農民外出務工較多,土地利用率較低的現狀,成立了青島九龍潭生態有限公司,租賃了2000畝荒山和400畝拋荒地用于種植茶葉等經濟作物,并妥善安置了當地幾十名不方便外出打工的老、婦農村勞動力。而在茶葉的盛產期,公司每日可安置二三百名農村勞動力,為當地農村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盡管創業歷程艱難,企業也曾多次面臨困境,但姜龍湖卻時刻不忘回饋社會、奉獻愛心。他總說,只有深刻認識過困苦的人才能知道身處困境的人多么渴望別人的幫助。多年來,他參與社會各項公益事業的捐款累計達40多萬元。他明白知識的重要性,因此尤其重視對教育的捐助。目前,已有16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在他的資助下從高中一直完成了大學學業,一張張滿懷感激的青春面孔和他們的家庭一起充滿信心地翻開了生活中的嶄新一頁。
作為一個優秀創業者,姜龍湖身上有著鮮明時代特征,那就是具有堅定不移的事業心和目標感。展望未來,姜龍湖更加躊躇滿志,計劃投資上千萬元對當地牛棲山進行改造,并積極尋求與外商合作開發的機會。再過幾年,一個以餐飲、旅游、觀光、養殖為一體的生態觀光園將呈現在膠南人的面前。姜龍湖說,他希望周邊勤勞樸實的村民們能更好享受這片山水的靈秀,帶領他們用智慧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共同過上幸福美滿的小康生活。竇金順王福美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