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振國,冀東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1910年出生于山東武城縣劉堂村(今屬河北故城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0歲隨父兄逃荒到開灤趙各莊煤礦,14歲起進礦當工人。&nbs
p;   1938年3月,開灤煤礦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罷工運動,節振國被推舉為趙各莊礦工人糾察隊隊長。5月6日,大批日偽憲兵包圍節家,搜捕節振國等工人領袖。敵人抓住了節振國的哥哥,剛從井下回來的節振國沖上去與敵人展開殊死搏斗。搏斗中,他奪過日本憲兵隊長的軍刀,當場劈殺日本憲兵隊長和數名日偽軍,后在工友們的幫助下沖出敵人的包圍和追捕,負傷脫險。節振國刀劈日本憲兵的消息震動了冀東,振奮了人民群眾的抗日情緒,就連遠在陜北的中共中央也知道了這件事,毛澤東同志稱贊節振國是民族英雄。礦工們更是奔走相告:“節振國是好樣的!”    節振國傷愈時,正逢中共冀熱邊特委按照黨中央指示,發動冀東抗日大暴動。他聞訊后迅速聯絡礦工,豎起抗日大旗,組成工人抗日游擊隊,參加暴動。不久,他率部加入冀東抗日聯軍李運昌部,被編為冀東抗聯第二路司令部直屬特務第一大隊,即工人特務大隊,節振國任大隊長。    1938年7月起,節振國率領部隊活躍在礦區和廣大農村,發動礦工參加抗日武裝,神出鬼沒地打擊日偽軍,威震冀東。在工人特務大隊的號召和鼓舞下,工人抗日聲勢日益浩大。由趙各莊礦擴展到開灤煤礦各礦區,成立了數支抗日游擊隊,3000多名工人先后參加了抗日隊伍。節振國率領工人特務大隊和日偽軍數次激戰,兩度收復趙各莊、唐家莊礦區,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冀東地區的抗日斗爭。    在黨的領導下,在抗日戰爭的槍林彈雨中,節振國率領的工人特務大隊越戰越強,后改編為八路軍第十二團一連,為開辟冀東抗日新局面做出了重要貢獻。1939年秋,節振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0年8月1日,中國工人階級的優秀戰士、抗日民族英雄節振國率部與日偽軍作戰時,壯烈犧牲,時年30歲。    1940年8月,延安《中國工人》雜志向根據地抗日軍民介紹了節振國從刀劈日本憲兵開始的英勇的抗日業績。新中國建立后,節振國的英雄事跡被編成小說和現代京劇、拍攝成電影在全國放映。他那崇高的民族氣節和英勇無畏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人!(新華社北京7月21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