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视频一区二区_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_色综合久久99_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播放软件

首頁 | 社區 | 聊天 | 郵箱 | 建站 | 房產 | 影視 | 求職 | 游戲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廣告
首頁 > 青島新聞網 > 國內社會新聞 > 正文  
“性學第一人”之子談父親
青島新聞網  2005-07-13 20:09:30 新快報
 

  田炳信

  人物:張超,原廣東省饒平縣僑聯副主席,“中國性學第一人”張競生之子時間:2005年6月24日地點:廣州童心路5號聊齋吧

  大凡人群中,總有先知者,總有先行者。往往先知者不被后知者理解,往往先行者被后行者嘲弄、譏笑。這似乎也是人世間的規律。

  廣東上個世紀初出了一批先知者和
先行者,廣為人知的有孫中山、康有為、梁啟超,像高山流水,大漠孤煙為世人仰慕。鮮為人知的則有張競生,被人誤讀、誤解了一生。時光的海水退潮后,礁石還是礁石,貝殼還是貝殼,海沙還是海沙,F在國人都承認,張競生不僅是中國倡導計劃生育第一人,也是中國性學研究第一人,在中國發起愛情大討論的第一人,是中國現代民俗學的先驅,盧梭《懺悔錄》的第一位中國譯者,中國第一個提出邏輯學學科概念的學者。

  可在當年,張競生因一部《性史》被趕出學壇,那是張競生的悲哀,更是那個社會的悲哀。

  臺灣名嘴李敖說:編《性史》的張競生與主張在教室公開做人體寫生的劉海粟、唱《毛毛雨》的黎錦暉,被傳統勢力視作“三大文妖”,可時代的潮流終究把“文妖”證明為先知者。

  時間會讓一切歸位。我在廣州見到了張競生的兒子張超。和我聊起父親的一生時,他眼神里透出的,是一種無奈和蒼涼。

  復活新聞

  他在報紙上撰寫提倡避孕節育的文章,被傳統勢力誣蔑為“賣春博士”父親曾感慨地說:山格夫人主張節制生育而被待為上賓,只因她是美國女人;我主張節制生育被視為神經病,是因為我是中國男人魯迅先生不無揶揄地說:“張競生的主張要實現,大約當在25世紀!睆埜偵f哲學家從來不得好死,蘇格拉底等人都是這樣他每天閉著眼睛背四書五經,人家還以為他背毛主席語錄

  圖:奇人張競生。

  致信陳炯明主張節育避孕

  田炳信:你父親生前有許多頭銜,“性教父”、“性博士”、“留法哲學博士”、“北京大學教授”、“同盟會會員”、“中國現代民俗學先驅”,他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學壇一道奇特的風景線。作為后人,你怎么看待自己的父親?

  張超:我父親可說生不逢時,被世人誤解了一輩子。就是現在談性都不容易,何況在距滿清王朝剛被推翻沒幾年的中國,那可是犯了大忌,捅了大馬蜂窩。

  他被世俗的馬蜂蜇了個鼻青臉腫,這也是歷史的必然。

  田炳信:你父親其實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博士,在那個年代可說是鳳毛麟角。

  張超:是的,我父親原名張江流,學名張公室。1912年底赴法留學前改名張競生,大概是受了達爾文那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影響。

  田炳信:你父親是怎么去法國留學的?

  張超:這里有一個小插曲,也可以說是他青年時期人生的一個轉折。1910年4月,汪精衛因刺殺滿清攝政王載灃未遂被捕入獄。當時父親正在北京京師大學讀書,才22歲,他假扮成汪精衛的親戚,在革命黨人和監獄中來回傳遞信息,這給汪精衛留下了深刻印象。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汪精衛出獄后親自給孫中山寫信,推薦我父親擔任南方議和團的秘書,參與與北方清政府的談判。1912年10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稽勛局選派一批青年人以官費生名義到東洋、西洋留學,在第一批的25人名單中,我父親名列榜首。

  田炳信:我看史料記載,這批同去的還有宋子文、楊杏佛、譚熙鴻等人。

  張超:這批人中的許多人后來成了中國政壇的重要人物。

  田炳信:你父親當時完全可以從政,最后卻成了一名學者,而且是被誤讀了一生的學者。

  張超:這與他留學法國時受到當時的思潮影響有關,那時候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羅素的學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等都出現了,但最讓父親感興趣的還是盧梭的學說和孔德的情感社會學。1919年4月,他就是以《關于盧梭古代教育起源理論的研究》通過論文答辯,獲里昂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0年初,從法國留學歸來的他被聘為潮州金山中學校長。歸國途中,一腔熱血的他寫了一份報告,遞給當時的廣東省省長兼督軍陳炯明。

  田炳信:報告寫了什么?

  張超:用今天的話講,就是要搞計劃生育。父親主張每對夫婦只生兩個孩子,多者受罰。

  田炳信:陳炯明接受嗎?

  張超:怎么可能接受!陳炯明自己就子女成群,從他個人和當時的社會環境看,這種提法都太超前了。

  田炳信:中國人做事講“天時、地利、人和”,你父親當時可是一條都沒沾著。

  張超:陳炯明很不高興,背后說他是神經病。父親出任金山中學校長期間,移風易俗,提倡男女同校,因此得罪了地方豪強。他在當地的報紙上撰寫提倡避孕節育的文章,被傳統勢力誣蔑為“賣春博士”。這是他第一次在封建禮教面前碰壁。

  田炳信:也是被社會誤讀、曲解的開始。

  張超:對。由于在潮州干不下去,當年10月,他接受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的邀請,北上受聘該校哲學系教授,奏響了他學術生命中短促但最華麗的樂章。

  田炳信:那是他比較開心的幾年吧?

  張超:算是吧。在北大,他講授的主要課目有行為論、論理學(后改為邏輯學)、風俗學、相對論、孔德學說、社會主義學說和唯物論等。他很有見地地將當時譯為“名學”(嚴復)、“因明學”(林紓)的西方論理學更名為“邏輯學”;又率先講授性心理學,向青年灌輸科學的性知識;還最先把盧梭的《懺悔錄》譯成中文出版。

  田炳信:1922年4月,美國著名的生育節制專家山格夫人(MRS.MargretSanger)訪華,應邀到北大講學。校長蔡元培特地在《北京大學日刊》以頭版頭條刊登啟事,并親自主持報告會,由胡適任翻譯,又特請了一貫主張節制生育的令尊作陪。

  張超:我父親曾感慨地說:山格夫人主張節制生育而被待為上賓,只因她是美國女人;我主張節制生育被視為神經病,是因為我是中國男人。山格夫人這次訪問對我國的節育問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她在北大的講演對知識界的影響更大。為了國家富強,我父親也更加堅定了這一信念,他認為中國積貧積弱,原因之一就是人口太多。直至在上世紀50年代“陽謀”甚囂塵上之時,本著知識分子的良知和骨氣,他仍敢秉筆直書。由于這個,再加上解放初期曾上書中央指外交“一邊倒”不妥的舊賬,他被“內定”為右派分子,后來是因為周總理及時指示在文史館和參事室停止“反右運動”,他才沒被揪出來。

  田炳信:耿直執著的性格和堅持科學的精神,讓他一生吃了許多苦頭吧?

  張超:他對人生許多事,從哲學的高度看得很透。在《性史》風波前的1922至1927年間,北大的國學研究所(國學門)下設有5個研究會,父親發起并任“風俗調查會”主席,研究風俗,首創并開講“風俗學”課程,該會與周作人任主席的“歌謠研究會”成為我國民俗學的先驅。

  掀起中國首場愛情大辯論

  田炳信:上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大學是中國最活躍的學術中心,你父親倡導的節制生育當時雖因不合國情而受到抨擊,可是在北大這塊土地里,他還是很如魚得水的。

  張超:這段時光不長,當時他在北大講授西方現代愛情、生育、性育以及有關的社會學說,倒是頗受胡適、魯迅、周作人等新文化人物的稱贊的,我父親將這些學說統稱為“美的學說”。1925年,他出版了《美的人生觀》和《美的社會組織法》兩書,提倡“性格剛毅、志愿宏大、智慧靈敏、心境愉快的人生觀”。當時,我父親還在《晨報副刊》上發表他的“愛情的四項定則”:一、愛情是有條件的;二、愛情是可比較的;三、愛情是可以變遷的;四、夫妻為朋友之一種。該文刊出后,包括梁啟超、魯迅、許廣平等60多位讀者撰文參加討論。持異議者居多,也有拍案叫好的,頗為轟動。

  田炳信:這場辯論可說是中國第一場愛情大辯論。

  張超:可以這么認為,這些觀點即使放到今天也不能不說是超前的,我父親就是要讓當時的人們明白,數千年的封建禮教褻瀆了神圣的愛情,須知愛情的精髓是情感,那些以為一紙婚書在手,男的就可以視老婆為私產、女的則“嫁雞隨雞”之人,實不知情為何物。只有用進化的愛情觀對待,才能達到真正的男女平等,才會有美滿的愛情。最好的夫妻是永遠的情人。時至今日,“愛情定則”的內容早已被實踐并大大豐富。

  出版《性史》舉國震動

  田炳信:可以說,如果沒有“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背景,你父親的思想是沒有機會閃光的。

  張超:這是特殊環境下的特殊產物。連魯迅先生都不無揶揄地說:“張競生的主張要實現,大約當在25世紀。”這只能說明他的思想太超前了。

  田炳信:哪些主張你認為是超前的?

  張超:比如他在《美的性育》一節中指出:“美的性育的精髓是要達到天人之間的靈肉一致的奇妙效果”,直言不諱性愛的首要功能已進化為享樂,但反對登徒子式的純肉欲消遣,也即現在常說的要先有情才有性。他的社會哲學思想則完整地反映在《美的社會組織法》一書中,認為經濟上應當學美國的組織法;紀律上應學日本軍國民的組織法;思想上必須有一個美的、藝術的、情感的組織法,而且應當放在首位。如提倡實行以男女情愛為根本結合條件的情人制代替婚姻制。他還大膽斷言,婚姻制壓抑了人性,造成無數怨偶,因此婚姻制必定逐漸消亡。

  此外,他還提出“新女性中心論”,以美治代替法制,用愛與美的一致來反對迷信及重塑國民性,生活盡量返璞歸真,熱愛自然,晚婚晚育及限制生育等。這些構想明顯帶有他推崇的思想家盧梭的痕跡,也有西方烏托邦思想的影子。這些主張在80年后的今天看來,仍覺新鮮和有現實意義。

  田炳信:《性史》一書的出版可說是當時社會多種力量運作的結果,卻令他身敗名裂。這件事發生在哪一年?

  張超:1925年寒假,父親在《京報副刊》上刊登了一則新奇啟事:《一個寒假的最好消遣法》,破天荒地公開征集個人“性史”,一時轟動京華學界,響應者不乏其人。他從數十篇來稿中挑選了7篇,配序并為每篇加上科學的按語,編成《性史》第一集,于1926年4月由“性學社”印行。這是一本不足150頁的薄薄小冊子,作者都是當時北京的大學生,坦述自己性知識的啟蒙和性愛經歷,是供科學研究的資料性讀物。現在國內已無法找到原本,倒是在美國一些著名學府還能找到其蹤影。日本于20世紀30年代將其譯成日文,并稱之為“中國真正的性史”。

  田炳信:你父親想到過后果嗎?

  張超:愛情定則的討論只是投向封建堡壘的一支小小投槍,富有科學創新精神的父親,決心冒險闖入幾千年來最被人忌諱的性禁錮雷區,但結果下場比他設想的要慘烈得多。他在編撰此書時早有預感:一是會被誤為淫書而遭到查禁;二是奸商會仿制牟利,因此他在序言中“這部《性史》不是淫書,乃科學及藝術的書———因為所寫的皆是事實。就事說事,這是自然的事,這尤其是自然的妙事,它所寫的乃許許多多的妙人所做的無數無數的妙事———把這些妙事再變成為極有價值的科學材料了,又有些點綴起來就變成最藝術的事了!彼赋鲂缘氖聦崳徽撜Ec變態,仍是性心理學研究的范疇。

  田炳信:他在書中提出的“第三種水”是當時被人攻擊得最狠的一個觀點,而性在當時仍是可做不可說,那種影響和沖擊力可想而知。

  張超:“第三種水”是他在為“一舸女士”的《我的性經歷》寫的按語中提出,女性達到極愉快的性高潮時有的人會有“第三種水”射出的大膽假設,此后多年被衛道士們以及性醫學家斥之為無稽之談。直到1958年,德國女科專家格萊芬堡通過科學手段才予以證實,及后還出版了專著《格氏點》(又稱“G點”)。

  田炳信:《性史》的出版等于在中國引爆了一顆原子彈。

  張超:輿論一片嘩然。有人描述其效應是:“正人君子搖頭嘆息,而又在暗中讀得津津有味;封建衛道士更氣急敗壞,活像掘了其祖墳!薄缎允贰烦霭婧笪醇鞍肽,首先在天津南開大學遭到查禁,京津兩市相繼禁售。由于非議鋪天蓋地,他只得取消了繼續出若干集的計劃。市面上也果真冒出了許多“性史續集”及完全杜撰的真正淫書,如《性史補》、《性史補外補》。直至上世紀80年代,海外的華文書店仍有“性史第18集”在賣。由于這些淫書泛濫,謬種流傳,國人也多無法用科學態度看待《性史》,“賣春博士”的惡名由是而起,后來以訛傳訛,更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田炳信:當初他顯然沒想到后果會這么嚴重。

  張超:沒想到有這么嚴重!缎允贰返某霭媸刮腋赣H的命運出現重大轉折,這是他向封建禮教沖擊遭到的又一次沉重打擊,一時百口莫辯,干脆沉默了。但沉默并不表示放棄,他仍我行我素,不改初衷。

  性格耿直自省不合時宜

  田炳信:你是哪年出生的?張超:我1936年生于廣州,是家中老大。田炳信:你跟你父親一共生活了多少年?

  張超:23年,從出生到20歲一直和他在一起,1960年“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他患了水腫申請回饒平我們才分開。

  田炳信:之前他在廣州做什么?張超:他是廣東省文史館的館員。田炳信:他在哪些方面對你影響比較大?

  張超: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性格非常耿直,帶有叛逆思想,無論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獨立的見解,不隨波逐流,很多情況下不管人家怎么壓制他,他都敢力排眾議。

  田炳信:這種性格很不適應這個社會吧?

  張超:他自己都說哲學家從來不得好死,還常跟我和我母親說要做好思想準備。他說蘇格拉底等人都是這樣。所以上世紀50年代搞運動時,為了保全他,當時的廣東省副主席方方就派人勸了他三次,最后還是母親以死相迫,才把他勸離饒平到廣州來。

  田炳信:有文章說你父親對政治不感興趣?

  張超:我父親不關心仕途,但關心政治,他以前常罵國民黨腐敗。抗戰時,汪精衛幾次打電報讓他出任一個要職,他都把電報給撕掉了。

  田炳信:你父親怎么評價自己的一生?張超:他認為他一生就失敗在編《性史》。田炳信:為什么是失敗呢?

  張超:因為不合時宜嘛,利用的形式也是不太適合,他曾對此進行過反省。

  田炳信:他小時候怎么教育你?

  張超:他學的是外國那一套,要讓孩子的天性得到充分施展,很少管我們,但中學以后他就要求我們除學校規定的課以外還要學一門藝術,陶冶情操。

  田炳信:他的日常生活如何?張超:飲食要求很普通,都是粗茶淡飯。田炳信:家鄉人怎么看你父親?

  張超: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饒平絕大多數人都視他為名人,也不喊他名字,就叫他“博士”,他是當時饒平惟一一個博士。聽說“文革”時曾有兩場針對他的批斗會都沒成功,因為造反派提的一些問題讓他一解釋,大家都笑了,沒法批斗下去。

  田炳信:這些年你有沒做些有關他的研究?

  張超:沒有。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收集他的著作,然后出版。“文革”以后,父親在家里沒留下一個字,都被抄走了。

  田炳信:現在找到沒有?

  張超:文集的95%都找到了,但偏偏北京大學圖書館里沒有關于他一個字的東西,大概北大已經不愿意再提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教授。

  田炳信:你父親算是中國最早提出計劃生育的吧?比馬寅初還早?

  張超:不能說他最早,他也不以此自居。后來作家張培忠在查考了各方面的資料后,刊文提出我父親是中國第一個提出計劃生育的人,認為他有三個第一:中國計劃生育第一,中國性學第一,中國愛情問題大討論第一。

  三段感情各有精彩

  田炳信:你對自己父親的婚戀了解多少?

  張超:父親在和我母親結婚前,曾和一個叫褚松雪的女學生在北大同居過幾年,我現在臺灣的大哥就是他們的孩子。褚松雪還有一個名字叫褚問鵑,筆名是一舸女士。他們直到1927年才分開。1935年,父親與我母親結婚。我母親是廣州光華法學院的學生。

  田炳信:他和褚松雪是怎么認識的?

  張超:褚松雪是大名鼎鼎的才女,他們的介紹人是鄒魯,一個國民黨要員。《中國現代史》講到國共合作時,就有她的名字。當時有三個共產黨人在國民黨政府里當部長,毛澤東是宣傳部長,譚平山是農民部長,她是婦女部長。

  田炳信:他在老家時有過一段包辦婚姻?張超:對,一位姓劉的女士。

  田炳信:褚松雪當時也是名花有主了。

  張超:對。褚松雪當時是北大的旁聽生,據《性史》里講,她家是江南一個世家。父親后來跟褚松雪分手是因為兩人政見不合。

  田炳信:那你父親的“名聲”對你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影響?

  張超:首先是“出身不好”,對我們的升學、就業都有很大影響,甚至連生存都成問題,這個陰影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消去。我一個弟弟考到華師大,就是因為家庭不好被搞到燕塘勞動,當時學校還對他說:“你是因為照顧才錄取的,畢業以后要取消你的廣州戶口,分配到兩縣(指從化、花縣)去!蔽耶敃r在學校里教書,“文革”時也不讓干了。

  田炳信:現在國內外研究張競生的人多嗎?

  張超:海外的不太清楚,國內比較有系統的不多,現在有幾位在準備寫《張競生評傳》,一位是張培忠,一位是陳有昇。還有一篇文章也寫得比較全面,是上海交大的江曉源教授寫的。

  田炳信:你怎么看別人叫他為“性教父”?張超:老實講我非常反感。田炳信:那叫他“中國性學研究第一人”呢?

  張超:也不恰當,因為他絕對不是第一人,應該說他是第一個比較系統地提倡性教育的人。張培忠的文章根據資料提出我父親是第一個提出計劃生育的人,這個還可以,其他的都不能說是第一人。

  田炳信:你本人擔任過什么職務?

  張超:我擔任過廣東省六、七屆政協委員,任職是在饒平縣僑聯,最后退休時是僑聯主席。社會上對我父親有些誤解,這些誤解在上世紀80年代落實政策后已經逐漸明朗了,但后來因為一本《張競生傳》又攪混了,書里扭曲了我父親的一些情況,主要寫他在法國時的個人生活如何亂七八糟,說他有很多情人之類的。

  田炳信:其實客觀地講,你父親首先是一個哲學家,其次是一個對社會、對人生很有責任的人,并不是像別人說的那樣。

  張超:對,我父親的私生活還是很嚴謹的。他原來由父母之命定的妻子沒在一起生活過,所以不算。后來在北大遇到了褚松雪,一起生活了好幾年。1927年兩人分手后,他就到法國去了。1932年回國,1935年和我母親結婚。在1934-1935年這段時間,他回到饒平開公路、辦學堂、辦苗圃,期間他有一個情人,是個小學教師,也是個共產黨員,內戰時被殺害了。

  設想小島上試驗“一國兩制”

  田炳信:你覺得社會對張競生的誤解在哪里?

  張超:他是哲學博士,不是“性博士”。

  田炳信:換句話,你父親在不同的時代被不同的人用“性”作了扭曲。

  張超:我父親主要的兩部著作就是《美的人生》和《美的社會組織法》,都是哲學著作,書中他提出了人生、社會、國家發展前途的綱領,包括“一國兩制”這種說法,認為在中國的土地上,不同思想觀念的人和不同的社會制度都可以共存,可以用一個小島去試驗不同的社會制度,試驗成功的就推廣,試驗不成功就拉倒。他是一個熱愛生活和善于思考的人,經常思考中國的富強,但卻恰恰被人誤解了。魯迅和梁啟超說過,張競生的思想毫無疑問是超前的、前瞻的,但這種超前性在中國的文化里是沒有適當土壤的,它面對的就是一批愚民。這些愚民把一些很嚴肅的問題當作笑料,當做插科打諢。

  但最關鍵的是,解放后出版的《魯迅全集》里有個注釋寫道,“張競生是資產階級的無聊文人”。于是,幾乎所有人都根據這個注釋來界定我父親。解放前有《性史》問題,解放后有《魯迅全集》問題,所以他一輩子都被人誤解。

  田炳信:你父親后來是死在饒平嗎?

  張超:對,是1970年,腦溢血。那時他經常中午去農民家吃飯,那天農民一直沒見他來,就去找,發現他已經坐在椅子上捧著書去世了。父親每天都看書,吃完飯就散步,散完步就看書。他散步堅持定時定路線,不管刮風下雨都要走,下雨也不打雨傘。他常說康德也是這樣,康德散步到哪里人們便知道是什么時間了。

  田炳信:他去世前狀況如何?

  張超:我1969年去看過他。他說紅衛兵每天要他背語錄,他背不出來,紅衛兵就要打他,但見他年紀大了也不敢真打。他總是說:“別的地方都可以打,但是腦袋不能打!彼刻扉]著眼睛背四書五經,人家還以為他背毛主席語錄呢。當時中央軍委派了兩個人去調查方方的問題,要他證明方方是叛徒。但不管人家怎么威脅,他都說不知道。

  田炳信:你家幾兄弟?

  張超:我們有五兄弟,我是老大。當時人家就問我父親:“你不是主張避孕節育嗎?你為什么還生了五個?”這里一是可能因為父親在抗戰時有點放任自流,另外也因為父親反感人家以為他提倡計劃生育是因為他自己不能生育,所以便干脆生了好幾個。

  一個人的勇氣來自一個人的慧氣,一個人的慧氣來自他的底氣。在冥冥的大千世界,張競生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八個字中選擇了自己的名字,這似乎就是他命運的前兆,又像是他一生的寫照。他不悔,不改。他冷靜,清醒,孤獨。沒有人替他化妝,沒有人為他壯膽。

  他頂著一顆沉甸甸的大腦袋,在不長莊稼的荒野里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暮色蒼茫,亂云飛渡,他是一棵老松;滄海橫流,白浪滔天,他是一塊海礁;千夫所指,流言滿天,他是一尊塑像;可敬,可嘆,可歌,可泣。

頁面功能   小字】【 】【打印】【關閉

圖片新聞
 
熱點資訊
崔茹珍比基尼秀完美身材
重殘姐妹16萬字書稿述心聲
“胸部最美女藝人”田麗
不會靠邊停
· 孟母三遷流芳百世 諸城一中助你成功
· 9月前英語學習全免費
· 鳳凰衛視《鳳凰周刊》七月優惠征訂中
· 北大中國商界領袖青島高峰論壇即開幕
· 五色土-開創民間抵押借貸產業
· 利文外語學校暑假班全面招生
· 專題:央視“夢想中國”攜手百年青啤
· 房展 100福山莊 水木年華 璽景園
· 對外經貿大學在職研究生8月12日開學
· 把脈"海歸"求職,暑期熱身公益培訓
· 天津大學MBA學位班7月16日開學
· 天泰觀象臺“深度撞擊”
青青島短信中心
>>點擊進入短信頻道  
相關鏈接:
 
下一篇:
 
侏儒兄弟為侏儒牛舉辦婚禮
站內檢索
 

版式檢索

舊報全文檢索

專題匯總

實用信息

 更多

- 14日市領導網談創城
- 傳媒營銷論壇在京舉辦
- 健康減肥,大獎等您拿!
- 2005雙百調研招標課題通知
- 2005雙百調研課題申報通知
- 推動中小企業級視訊應用
- 違法違規開發網上曝光
- 青島有獎征集創城主題徽標
- 5000元征集文化街標志物
- 紀念抗戰勝利有獎征文
- 國內著名骨病專家大型會診
- 子宮肌瘤致病基因破譯
- 報業集團保齡球館開業
- 市開發局聘房產誠信監督員
- 加息前后月供比較
- 2005青島市民月
- 2005中國青島海洋節
- 丁肇中海大演講直播實錄
- 12歲男孩捐獻干細胞救母
- 突出發揮青島龍頭帶動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安县| 海南省| 平罗县| 安阳县| 易门县| 台中市| 玛纳斯县| 虞城县| 宜君县| 永胜县| 乐业县| 昆明市| 江安县| 游戏| 理塘县| 达拉特旗| 龙州县| 玉屏| 开封市| 凤翔县| 大城县| 常熟市| 威信县| 嵩明县| 图木舒克市| 泗水县| 石林| 大方县| 富川| 鹤庆县| 东兰县| 桃园县| 南雄市| 新蔡县| 湘潭市| 耿马| 马鞍山市| 金昌市| 陆良县| 长子县| 阆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