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日,“發現”號航天飛機的女指令長艾琳·柯林斯在飛行訓練結束后準備離開。新華社發 |
 |
|
 
;   據新華社電  隨著倒計時鐘顯示美國東部時間10日下午6時整(北京時間11日早晨6時),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發言人喬治·迪勒宣布:“‘發現’號發射倒計時現在開始。”    準備工作就緒
   按照預定計劃,“發現”號將于美國東部時間13日下午3時51分,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肯尼迪宇航中心發射升空,為國際空間站送去急需的給養和設備。預計“發現”號將在太空遨游12天。宇航局負責發射的官員表示,他們正在為發射做最后的準備,安裝有大量有效載荷的“發現”號航天飛機已在肯尼迪航天中心39B發射臺上準備就緒。
   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發射實驗主任杰夫·斯波爾丁說:“‘發現’號目前狀況非常好。航天飛機的尾部和中間已經關閉,做好了發射準備。”
   颶風可能影響發射
   颶風“丹尼斯”10日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登陸,然后移向西北部,颶風的影響在10日的發射場就能夠感覺得到,當時天空變成了灰色,天上布滿烏云。根據天氣預報,本周整個一周都有暴風雨,但氣象部門預計,“丹尼斯”將于13日中午離開“發現”號的預定發射地佛羅里達州。
   宇航局負責氣候監測的官員凱西·溫特斯說,“發現”號航天飛機在7月13日發射的前景相當樂觀,盡管可能由于氣候原因,還存在30%的無法按計劃發射的概率。
   由于颶風影響,執行這次航天任務的7名宇航員已于9日晚從休斯敦飛抵卡納維拉爾角,比預定時間提前一天。
   
■新聞資料
   
美航天飛機失事大事記
   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國航天飛機“挑戰者”號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發射架上升空,73秒鐘后突然爆炸,7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其中包括美國37歲的中學女教師麥考利夫。
   2003年年1月16日,“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發射升空,2月1日在返回地面前16分鐘時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系,后在得克薩斯州中北部地區上空解體墜毀,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
   
■相關鏈接
   
“發現”號曾動“大手術”
   改進后成為最安全航天飛機
   晚報訊“發現”號此次發射可謂一波三折。在“哥倫比亞”號失事前,“發現”號曾接受過大規模檢查。而“哥倫比亞”號悲劇發生后,科研人員又對“發現”號實施了近50項改進措施。而其中最大的改變莫過于重新設計的外掛燃料箱。
   “通過改進、改變和升級,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這將是我們發射過的最安全的航天飛機,”發射實驗主任斯波爾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