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期三天的“2005中國青島國際商務周”日前落下帷幕。本屆商務周上,來自國內的專家學者會聚一堂,就CBD建設、CBD發展定位、現代服務業發展、軟件產業自主創新能力、軟件產業發展方向等發表真知灼見。本版現將與會專家觀點編輯整理,以饗讀者。
打造和諧CBD
國務院發展中心研究員岳頌東
青島應注重ECBD規劃,防止CBD功能老化。ECBD就是以電子商務來規劃新的CBD理念,在這方面上海市先走了一步。CBD的發展和建設是一個百年大計,CBD從開發到成熟至少需要三五十年時間,CBD發展規劃一定注重超前意識,防止成熟之日就是老化之時。CBD的規劃和開發要有不間斷吸收高新技術,只有這樣才能使CBD跟上時代的發展腳步永不落伍。
加強CBD的理性建設,防止CBD功能的雷同和稀釋,這方面也有一些教訓,比如說像深圳,深圳本來在羅湖區這一代已經形成了金融中心,很多大的銀行都在那兒,實際上如果培養起來它是很好的CBD,但是它的整個經濟西移,現在在福田區又搞了一個CBD到現在沒有熱起來,冷冷清清,所以在這方面應該把我們的開發和建設,特別是CBD的開發初級階段,有限的財力應該集中使用。如果想搞兩個也可以,必須在經營上要錯位,要實現區域經濟的首尾相顧,功能雙贏。
要注重CBD的地域特色和總體風格,打造和諧CBD。現在“千城一面”的現象在城市建設當中成為“痼疾”,建設城市的CBD開發也要避免這種現象,由于地形地貌等巨大差異,城市本身具有鮮明的特色和個性,因此CBD應該突出地域特色,因地制宜。
優化CBD的空間結構,應該使寫字樓、公寓、文化設施、園林綠地達到合理配置。同時,注重CBD的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打造生態CBD,CBD在城市中比一般的街區有倍增的集聚性,但集聚性如果不利,就成為扼殺CBD的一把利刃。目前我國CBD當中存在著空氣污染、噪音、電磁污染、光污染以及辦公室綜合癥,在辦公室工作的白領們出現身體不健康因素,這種現象使CBD大力提高環境質量,堅持以人為本的開放理念,打造生態CBD。
加強CBD的文化建設,發揮CBD文化的持續魅力,從某種程度看,CBD是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文化集大成者,企業進入CBD不僅需要硬件條件還要需要軟件條件,活化的硬件條件是容易實現的,而高雅的文化氛圍是一個慢的過程,而最終產生持久魅力的是CBD的文化。建設CBD在注意發揮商務功能的同時,應該注意發揮文化消費的功能,使CBD發揮更大的綜合效益,在CBD內應該安排一些文化的院所、新聞媒體、圖書館、博物館、娛樂場所等等,加大CBD的文化建設,增添典雅的文化之風。
做好CBD產業聚集
香港理工大學朱文暉博士
剛才記者問我:你覺得什么時候半島CBD就能突破,我覺得突破很簡單,市場力量認可你就突破了,比如說一個外商他來山東半島投資一個很大的項目,未必是青島,因為青島可能貴了,可能選擇下面一個縣或者旁邊一個城市,但是他要想到一個問題,這個項目大了,為我服務的工作人員,要住在什么地方,整個相關配套服務在什么地方?如果想到了是市南區,我們半島CBD就成功了,如果沒有想到,他被別人挖走了,就是說我們還沒有成功。這取決于軟硬環境的競爭。
CBD要服務于什么樣的產業?什么樣的區域?這是我們建構CBD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我們不能夠光關注樓宇,我們要關心這個樓蓋起來到底為誰服務,怎么樣更有效服務,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你發現全國所有城市都在做這個事情,所有城市無一例外都有一個中心區,所以他們首先要建構國際和國內的物流通道,要建大規模的機場,建深水港,在軟方面要建總部經濟,要建高樓大廈,工商服務業要配套,要提出做最適合創業的城市,大家都一樣,這種做法后面是反映什么東西呢?就是城市之間的競爭,城市之間的背后是都市圈的競爭,所以我們看到中國有珠三角、有長三角、有環渤海、現在又有東北,實際上是三個層面的競爭,最大層面是都市圈的競爭,在中國國內都市圈的競爭,再往下是城市間的競爭,城市再往下就是特定功能區的競爭。半島CBD,它的輻射范圍和輻射空間,首先是半島,然后是山東,以至于是河南。
從過去兩年的情況看,可以對市南區的CBD基礎和前景做一個簡單的預測,應該說基礎非常好,因為市南區是山東半島服務業最發達的地區,這一點別的城市別的城區想在短期內是趕不上的,另外一個就是我們在過去兩年又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突破性進展一個重要的標記就是樓宇經濟稅收多,大家主動向這兒聚集,在若干個產業集群,我們已經取得了比較領先的地位,但是要研究還有沒有下一步的產業集聚,比如說專業顧問服務,整個未來越國際化,國際的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咨詢公司,因為是另外一種形態,它會不會往我們這兒集聚。再就是整個產業,青島和半島的結構出現一個重大的變化,市南區作為中心商貿區,它的腹地和市南區之間已經形成一個良好的互動,市南區就是服務八小時以外的,整個區的,不光是我們自己。市南區兩年之內發生這么大的劇變,主要的是市場的動因非常快,反過來說,也對我們做研究的提出很嚴峻的挑戰,也對我們的政府提出更大的挑戰,我們下一步的政策怎么樣去走,就是超前市場一步,不能夠超得太遠,看準方向,要判斷。
破解現代服務業障礙
上海大學副院長、上海市經濟科協院博士生導師陳憲教授
大家講青島的樓宇,我總覺得青島樓宇里面將來會有這種方式———用商業存在的方式,即所謂的服務業FDI,就是服務業的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就是樓宇里面有很多國際的服務業的公司。這就是所謂服務的進口。
當然,市南區服務業的發展也會有大量服務的出口,像這種跨境交付就是一過境內向另一國境內提供服務。青島在發展服務業的同時,一定要關注服務貿易的發展,構成一個完整的服務經濟的一個形態,無論對青島的市南區的服務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它的整個服務業的核心競爭力,以及產業能力的提升都是非常重要的。
現代服務業的特征很簡單講就是高附加值、高技術。市南區服務業的增加值占80%,這確實是很高的數字,市南區的服務經濟的增長點就是像樓宇經濟以及這樣一些行業。中國服務業增加值比較低,甚至低于低收入就是世界上所謂最不發達國家的占GDP的比例。我算了一下山東省的數字實際上也是和全國平均水平差不多,整個青島實際上也40%不到,市南區是80%多了,所以說,現代服務業發展對整個城市發展的影響是非常深刻,不僅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還是提高城市人居環境,改善投資環境,增強產業的集聚輻射功能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要的產業。
服務業的壟斷比較厲害,這說明什么?所有制結構的轉換滯后,現在我們在高端的服務業,比如金融業通信業,應該是壟斷很高的,這也是服務業發展比較低的很重要的原因,除了專業化程度、市場化程度,統計因素不算,一個產業化比較低的壟斷因素是很厲害的。市南區84%的服務業增加值非常好,這一現象是什么?它40%左右是來自于金融、中介、法律這些專業服務,這是一個很好的數字。青島作為區域經濟的中心,金融中心、港口城市,獨特的區位優勢,被市南區政府充分重視和規劃。
樓宇應該說是服務業的載體,產業內容就是我們講的所謂現代服務業,現代服務業夯實樓宇經濟,它們兩者的關系不必多說。整個半島地區的制造業基地在形成,對樓宇經濟需求就提出了很旺的勢頭。市南區發展服務業,要優化產業結構發展新型服務業,總體的定位是很重要的。產業結構應該怎么定位?在上海討論的比較多,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學術的研討,其實,歸結起來服務業發展的兩大瓶頸,一個是體制障礙、一個是人力資本的障礙,如果說體制障礙不解決,發展服務業就很難有好環境。這是市南區要發展樓宇經濟可能要解決這兩個問題。
找準CBD產業發展定位
北京市商務中心區管委常務副主任常樹奇
青島市CBD以香港中路為主中心,擁有自然環境,人才基礎,交通條件行政聯系,旅游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同時具備金融、保險、信息等產業發展的良好基礎和土地寫字樓配套的保險,我們認為,這一個地區充分具備規劃CBD的基本條件,地區特點十分突出。規劃建設青島CBD必將對周邊地區乃至山東半島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和輻射作用。
一個CBD的開發建設固然非常重要,CBD絕不是一個房地產和開發項目的一個寫字樓的集中地,更重要的是產業發展,產業發展是CBD未來的主線,根據北京CBD的區域特點,北京CBD明確了它的功能定位,就是充分發揮北京CBD的管理、集散、服務與交往功能,立足首都,服務全國,以吸引跨國公司總部和地區總部為重點,以發展現代服務業為主導,以培育國際金融產業為龍頭,抓住加入世貿組織和舉辦奧運會兩大契機,把北京商務中心區建設成為北京重要的國際金融區和現代服務業的聚集地,在歷史商務基礎上科學規劃產業CBD為產業發展提供空間的載體。
北京CBD產業發展呈現以下特點:一是金融業迅速發展,成為北京CBD現代服務業的核心產業,札達銀行、瑞士銀行、新加坡大華銀行等紛紛在CBD開設分行。今年以來,恒生銀行入住CBD,中航三星人壽保險公司將總部落在招商局大廈。豐田汽車公司,高盛、高華證券等這些公司紛紛入住CBD,世界五百著名金融機構今年上半年紛紛落戶CBD,投資熱度持續不減,國際金融業正在逐漸成為CBD區域服務業的核心產業,二是資訊快捷,這是北京CBD現代服務業的主導產業,入住CBD的近三千多家企業中服務業企業有1775家,世界一批知名的事務所進入CBD首都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中介服務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三是世界五百強企業及跨國公司聚集,推動北京CBD向國際化的發展,截止到2005年一季度,CBD吸引外商投資企業近900余家,97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在CBD設立分支機構或代表處;四是發展文化傳媒產業,全力
打造24小時活力的北京CBD,目前CBD現有的文化機構和周邊人民日報社以及一大批外國駐華機構,使北京CBD具有濃厚的文化氛圍,現在海外媒體也有意向入住北京CBD。
提高軟件業創新能力
科技部火炬中心宋少剛
軟件產業是21世紀最重要的產業之一,是關系國家核心競爭力、綜合國力和國家安全的戰略高技術產業。大力發展軟件產業,不僅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而且由于軟件產業具有知識密集、勞動密集、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特點,完全符合十六大提出的走新興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同時軟件產業對于促進先進文化的傳播,推動科學文化發展,提高全民精神文化素質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大力發展軟件產業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為大力促進軟件產業發展,科技部火炬中心主要通過建設和發展國際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提高軟件產業化能力,截止到目前,科技部已在全國認定了29個火炬產業基地。
2004年,全國軟件收入達1838億元,今后火炬計劃產業基地將把工作重點放在軟件產業創新建設、軟件產業國際化上,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加強軟件產業基地基礎設施與能力建設,完善以企業為主題的技術創新體系,營造良好的軟件產業化環境和構建專業化的公共服務平臺,鼓勵面向現代服務業的軟件應用和中介服務機構的建立,引導軟件產業基地差異化發展。
我們欣喜地看到,青島市軟件產業發生的巨大變化。近四年來,軟件產業收入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長,青島市以信息家電為主的制造業優勢,為軟件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為新軟件業營造了很好的環境,作為2008年奧運會伙伴城市,為軟件業敞開了胸懷,青島軟件園按照“一園多區”的格局,作用和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園區內一批骨干企業也取得驕人的業績。
特別是市南軟件園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樹立了青島軟件產業的形象,科技部火炬中心將配合信息產業部一如既往的支持青島軟件園和軟件產業化的發展,并做好相關服務,相信有市區政府的高度重視,有尊重人才鼓勵創業的良好環境,青島市的軟件產業一定能夠進一步得到快速發展。
“軟肋”亟須突破
國家信息產業部管理司副司長丁文武
我國軟件產業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軟件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不容忽視,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產業規模比較小、集中度比較低,缺乏國際化發展大公司,市場占有率顯得比較低,技術創新能力較弱,關鍵核心技術和高端軟件產品短缺,尚不能滿足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
二、軟件人才結構性矛盾突出,特別是軟件高端人才復合型人才,國際化人才以及傳統行業應用軟件人才匱乏,難以適應軟件產業發展和信息技術應用于信息化建設的需求。
三、政府與應用行業以及大企業集團的集中采購力度不夠,資金分散,產用脫節,裝備政策還不夠落實,另外就是軟件盜版普遍存在,軟件的市場要繼續整頓,監管能力要繼續加強。
四、軟件出口和外包服務能力以及國際化水平不夠高,綜合競爭能力不太強。
五、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缺乏投資力度。
六、軟件產業公共服務體系不夠完善,海外市場開拓風險投資及投融資等支撐體系尚未建立。
七、軟件核心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缺乏國家行為,對信息安全產業建設重視不夠,軟件企業的兼并重組與反壟斷法的制定需加快進行。
最后提一下,進一步促進我國軟件產業發展的思路和展望:
第一是要制定國家軟件產業發展戰略,整合分散在各部門的政策、資金等資源,增強軟件產業發展的全局性和可持續性,優化產業宏觀管理體系。
第二是貫徹落實國務院文件相關政策措施,落實并完善軟件投融資體系,利用政府采購等手段扶持國產軟件發展,積極引導和規范軟件園發展,研究制定實施軟件進出口管理辦法。
第三,推進國家公共技術支撐服務體系,海外市場專業服務體系,投融資服務體系的建設,進一步發展軟件產業基地。
第四積極實施人才戰略,建立多層次的軟件人才與應用人才培訓機構,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軟件項目經理人才,認定的管理辦法和機構。
第五繼續實施大公司“小巨人”戰略。
第六是大力實施知識產權和標準戰略,開展軟件產業標準體系研究,支持國內有實力的科技企業開放式地制定行業標準,并積極參與有關國際標準的制定。
第七是積極開展軟件產業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推進軟件企業國際化,大力發展軟件外包業務,積極鼓勵跨國企業在我國設立生產和研發機構,繼續加強軟件出口基地建設,建立多層次的國際合作體系,積極發展海外市場專業服務體系。
第八是加強軟件市場回訪、監管工作,加強軟件質量管理,軟件企業信用管理和自治管理,研究制定實施行業反壟斷措施,積極推進軟件正版化,嚴厲打擊軟件盜版等違法行為,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
搶食歐美外包“蛋糕”
緯創軟件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民
在外包市場,北美和歐洲兩個市場占全球八成。哪些服務的項目可以做外包呢?過去軟件開發的部分,未來在企業流程外圍,是BPO部分,將成長得相當快。美國的軟件86%外包給印度,在歐洲78%都給印度了。
我們知道,IBM在今年第一季業績不好,所以在歐洲裁了10000多人,這些人怎么辦,這些工作怎么辦,其實是變成外包了,多數流到印度去了,所以,中國要搶過來一部分。歐美市場外包的原因,第一個就是成本的壓力,成本相當重要,他們把它外包出來,可以節省40%到50%的成本,第二就是包給專業公司做,這樣可以縮短開發周期與提升品質,所以質量跟軟件工程要求都相當好。還有一個就是風險的考量,因為在自己國家之內,希望包到不同地區去,其實中國也是蠻有發展的,因為印度拿到很大的量了,他們愿意把更多的拿到中國來。
中國跟其他國家比較,有什么優勢、劣勢?至于優勢,我想是我們政治的穩定性、政府的支持、及非常巨大的國內市場,這是吸引他們很重要的一點。他們先把軟件項目外包給你,其實最后的重點還是希望產品進到中國來,希望這些廠商都知道,熟悉他的產品,之后,廠商也可以協助他們去賣。接下來是經濟環境,加入WTO后市場越來越規范,基礎設施越來越好,人力資源目前也比印度稍稍便宜一些。
最后是我們的一些心得,我們的公司一直在做歐美外包還有日本的一些外包業務,我們認為,歐美市場還是未來發展最大的一個市場,日本只是其中的一小塊而已。我們初期跟印度競爭還是有一點距離,我們會把目標標定在中小企業客戶上面,在這個地方著手,最好跟歐美當地的一些廠商做一些合作,做一些適當的分工,就是說有一些事情讓當地的廠商做,我們做其他的事情。未來的逐步朝向整個軟件的外包。我們要累計成功的經驗,逐步擴大,只要有一個個成功的案例,客戶才可能相信我們,才會把項目包給我們。
對于競爭的策略和布局,我想大致有以下幾點:
第一,建議健全企業體制,我們這些企業還是比較小,希望逐步做好,要做專業品質,控制成本,培育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
第二,積累培育客戶,擴大規模。
第三,公司決策層要早一些熟知國外軟件商業環境,最好把有國際背景的人才引進來一起合作。
第四,建議企業要具備國際化的企業管理水平跟國際化的人才,這樣子可以來做,大體上來講,在未來的3到5年之間會有很大很大的成長,尤其在軟件發展方面。
開源軟件與自主創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教授
一個時期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強調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國民經濟機構調整的中心環節,自主創新和開源軟件之間有很好的聯系,推進開源軟件將大大促進國家在軟件業方面的自主創新。
應該說,我國自主創新能力比較薄弱,從可從知識產權角度來看:專利技術少,研發投入少,一些重要的核心技術領域,我們國家申請的專利數量不及外國的10%,近10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總共申請3886項,IBM一年的申請專利數量就有3288項。
我們所謂的“百強”,研發投入是265億,不到4%,相當于中等技術的產業高度,還不及美國一家公司的60%,也就是說,咱所有公司“一百強”加起來,還不如美國一家公司的60%。應該很清楚的看到,我們這個產業,非常需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加增加值和利潤率,增加產業競爭力。
我談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提倡開源代碼軟件,它對于自主創新有很大好處,能夠很好地推動。開源軟件特點是,因為是開放源代碼,當前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都可以穿行于一個開源社區,把自己軟件公司加到開源社區里面,把全世界軟件公司資費能夠結合起來,所以互聯網實際上是一個條件,是當前開源條件發展的條件,這樣的環境使得全世界軟件可圍繞一個計劃發展,大家共同貢獻一項軟件計劃。
如果這個源代碼不開放,大家很難貢獻,所以開放源代碼是當今互聯網很好的發展模式。正因為有了開源軟件,使得我們軟件里面DOS操作系統、Browser、office……等方面的壟斷,有的已經打破,有的開始打破。
經驗證明,軟件業產生壟斷不可能通過市場競爭打破。LINUX為代表的開源軟件,對于我們自主創新支持不僅在軟件方面,也為硬件向CPU硬件創新開辟了道路。我們國產的CPU都是運用在開源軟件LINUX上面,如果不能運作也是沒用的,所以軟件創新不僅是限于軟件一個領域,相對于硬件也是非常重要。
我最后一點講的是,創新靠國家支持,這種基礎軟件沒有國家支持是不可能的。我舉一個例子,1984年PC軟件,微軟是第二名,十多年后微軟變成了第一,如果把我們這些公司和微軟競爭,他比我們大幾百倍,市場競爭下,軟件是“贏者通吃”的現象,微軟可以生存就是因為政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