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天文學家日前發現,散布在太陽系周圍的許多恒星的運行軌跡都顯得有些不同尋常。歐航天局科學家們認為,是銀河系巨大的旋臂影響到了它們的運行軌道,讓這些恒星迷失的路途。
借助歐洲航天局人造衛星獲取的數據,科學家們現在已可以確定,太陽的位置恰好在數條運動方向迥異、由大量恒星組成的“星流”
的交匯點上。并且,其中一些帶有行星系統的恒星可能還來自于銀河系的中心區域。
太陽和其周圍的大量恒星都在沿著一個圓形軌道繞銀河系的中心旋轉。但天文學家們還發現,有些恒星的運行方向卻是朝向或背離我們星系的中心,它們的軌道就好似車輪中的輻條。據估算,在太陽周圍一千光年范圍內的所有恒星中,有20%都處于這種“四處游蕩”的狀態。
這些旋臂的巨大引力破壞了恒星正常運行路線并將它們推上了一條特殊的、輻條式的運行軌道。而這種軌道正好與銀河系中大多數“正常”恒星(包括太陽在內)的軌道相互交叉。
科學家們認為,盡管從理論上說,這些“迷途”恒星的存在增加了它們與太陽系發生碰撞的風險,但實際上,由于恒星間的距離均十分遙遠,因此它們過度接近以至于發生碰撞的情況是很難出現的。
當然,以前也曾發生過類似的情況。天文學家介紹稱,曾有一顆過于靠近太陽的恒星改變了太陽系中大量彗星的運行軌道,其中的一些還與地球發生了碰撞。(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