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灣大橋施工建設辦公室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青島跨海大橋與杭州灣大橋許多建設條件不同,但總體上優于杭州灣大橋,在混凝土防腐技術和施工技術等方面采用了多種新技術,相關方面也進行了許多專題研究,總體設計、施工技術含量明顯優于杭州灣跨海大橋,除了借鑒其建設中使用的成熟技術外,青島海
灣大橋施工過程中將會使用大量新技術,而這些新技術多為以前從未使用過的,在國內、國際絕對屬于“超一流”。 例如,大橋施工前,勘探、測量是無時無刻不在進行之中的,按以往施工經驗,如此浩大的施工項目,其勘探、測量專業技術人員總量絕對下不了百人,而且可能還得連軸轉,但本次施工中,以上工作將全由設在建筑工地的3臺GPS基準站來代勞,技術人員只需坐在辦公室,看看電腦屏幕,就可以清晰準確地得到一切數據參數,無需忍受風吹日曬之苦。同時,由于電腦會對3臺GPS基準站分頭收集的數據進行誤差計算,其所獲得的數據誤差將達到“負厘米”狀態,即如果測量大橋的長度,使用該儀器所得出的結果與現實不會有超過1厘米的誤差!有了這些東西后,前人修路架橋時用了上百年的水準儀、經緯儀等老舊“家什”都將全部淘汰。 有關技術專家告訴記者,全部使用GPS系統進行測量,這在我國建設史上尚屬首次,就連正在建設之中的世界第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和前不久已竣工通車的東海大橋也無法達到這一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