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經貿委獲悉,為加快構筑城鄉一體化現代流通網絡,逐步縮小城鄉消費差距,我市日前出臺了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試點工作規劃,將城陽、膠州、膠南作為首批試點區市,計劃2005年在全市規范發展新型“農家店”1000處;計劃2007年,總數達到2500處,形成以區市級店為龍頭、鎮級店為骨干、村
級店為基礎的新型農村市場流通網絡。 農村消費市場潛力巨大
據統計,青島市總人口731萬,其中農村人口472萬,占總人口的65%。2004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605.5億元,其中縣級市及以下農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75億元,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45%。我市農村各類農家店、代銷店、夫妻店等總數1萬多處,年銷售額約3億元。
近年來,市經貿委等有關部門積極推進農村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經營業態的發展,不斷完善商品市場體系,在以農產品購銷、農村日用消費品和農業生產資料為重點的三大流通網絡建設中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
首先,引導骨干流通企業發揮品牌、配送、管理優勢,向市郊鎮、村延伸,農村日用消費品現代化流通網絡建設已經起步。目前,利群集團、維客集團、利客來商貿公司等骨干流通企業先后在市郊和5市城區設立萬平方米以上大型購物設施累計達到13處,在重點鄉鎮設立中型超市7處,以特許加盟等形式向鎮、村延伸,改造農村便利店500多處。其中維客集團積極發展連鎖經營,通過加盟連鎖已改造鎮級“農家店”120處,村級“農家店”265處。
其次,發揮縣級供銷部門和農資龍頭企業作用,聚集流通網絡資源,農資連鎖營銷體系初步建立。目前,我市農資連鎖店總數達到700多處,連鎖經營企業農資經營市場占有率達到75%,著名品牌化肥的銷售量占化肥總銷售量的50-60%,比連鎖經營前增長了20%。萊西供銷社、膠州農資公司、膠南綠洲農資公司已在當地鎮、村發展農資連鎖超市536處,較好的發揮了主體帶動作用,滿足了農民對農業生產資料的需求。農資連鎖經營發展,為政府平抑市場價格,打擊經銷假冒偽劣商品,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發揮了積極作用。各級供銷社堅持農副產品市場和農村消費品市場的“雙向”開拓,規范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70處,組建村級綜合服務站2600多處。
第三,多層次、多門類、多種經濟成分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基本形成。目前,全市共有各類農產品市場121處,2004年實現交易額105億元。其中,農村農副產品批發市場31處,實現交易額29億元,這些市場大部分是結合當地產業優勢和農業生產的特點建設和發展起來的。其中,萊西的蔬菜和山楂、即墨的生豬、平度的花生以及膠州花卉和土豆等農副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已成為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龍頭市場。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部分大中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已由過去的集散型逐步向產業型方向發展,如萊西東莊頭蔬菜批發市場,已與千家萬戶的農民、基地相聯結,建立了長期商品基地13個,專業村20多個,專業戶3000家。
農村消費網絡亟須完善
雖然近年來我市一直在加強農村市場網絡的建設,并且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是,相對于快速發展的農村市場需求來說,仍遠遠不夠,同南方發達地區相比,我們的農村消費市場網絡發展還不夠完善,主要表現在:
———農村市場網絡發展不平衡,原因主要是受農民收入狀況和消費水平等因素影響,地理位置比較偏遠、經濟狀況差的農村,新型流通方式難以立足,發展滯后。另外,部分區市市場網絡建設缺乏合理規劃,選點具有隨意性,存在“有場無市”或“有市無場”等問題。
———傳統“農家店”設施落后,農民消費環境差。骨干流通企業通過發展連鎖經營,加快了農村超市和便利店發展,但覆蓋面和總量尚未形成氣候,農民消費主要在落后的代銷店、夫妻店或市場上一些小而散的經營企業實現,商品檔次低,售后服務欠缺,質量難以保證。
———農村消費品市場監管工作薄弱。農村經營者行為、商品質量等問題缺乏及時監督,產品不合格率高、假冒偽劣問題時常出現,危害了農民的生產和生活。
為了改善農村消費環境,挖掘農村消費市場潛力,商務部正式啟動了“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試點工作,目標是從2005年起,力爭用3年時間,通過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試點帶動、整體推進,形成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的農村消費經營網絡。
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化流通網絡
據市經貿委有關人員介紹,近日出臺的“萬村千鄉”試點規劃,明確提出了計劃目標,那就是2005年,通過試點在全市規范和發展新型“農家店”1000處。其中,在試點區市新發展600處,區市級店20處,鎮級店180處,村級店400處。經過三年的努力,到2007年,全市發展新型“農家店”總數達到2500處。其中,區市級店200處,鎮級店800處,村級店1500處。試點區市鎮級“農家店”覆蓋面達到100%,行政村覆蓋面達到50%以上,形成以區市級店為龍頭、鎮級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的新型農村市場流通網絡。
據介紹,“萬村千鄉”試點工作將堅持合理布局,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按照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民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和發展規劃要求,積極有序地推進。同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政府推動與發揮市場機制相結合的原則。打破部門、所有制及區域界限,支持社會各方資金和有實力的大中型企業,積極參與“農家店”建設。另外,堅持改造與新建相結合的原則。在支持社會各方資金和各類大中型流通企業到試點區市投資新建“農家店”的同時,充分利用現有流通資源,引入連鎖機制,規范改造原有“農家店”。支持各類中小企業自愿結合,統一采購、統一建立銷售網絡的方式建設“農家店”。
據市經貿委有關人士介紹,青島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試點擁有許多有利條件,如主體企業積極性高,有向農村市場拓展的內在要求。隨著青島城市化步伐加快,城鎮人口快速聚集,農民收入普遍提高,農村生活方式已到了轉折時期,超市下鄉將對促進農村生活質量的提高起到催化作用。具有一定管理和品牌優勢的骨干流通企業,避開城市市場競爭鋒芒,向具有廣闊市場潛力的農村拓展,成為擴張發展的必然要求和戰略選擇。青島利群集團、維客集團、利客來商貿公司等大型流通企業,積極參與“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試點的積極性較高。
同時,我市有較好的試點基礎。試點區市經濟狀況較好。首批三個試點區市城陽區、膠南市、膠州市,2004年農民人均收入、實現GDP,分別達到5202元、249億元,5013元、227億元和5078元、217億元,在全市(區、市)均居于中等以上水平,符合發展新型“農家店”試點工作條件。經過近幾年的積極探索,我市推進超市下鄉、構筑現代商品流通網絡已取得一定成效,為開展試點工作奠定了較好的基礎。本報記者李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