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游客在海爾工業園產品陳列室參觀。梁文生攝
一些大型國有工業企業對發展工業旅游缺乏
認識,致使得天獨厚的工業游資源至今仍在白白閑置———
工業旅游:“金礦”待深挖■梁文生
“朝陽中的朝陽”
工業旅游是近幾年開始流行的一個新名詞,它是指以工業生產過程、工廠風貌、工人工作生活場景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動。工業旅游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早已有之,在我國出現則是最近十多年間的事情,但伴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其發展勢頭迅猛,已成為深受廣大游客喜愛的新的旅游形態。
工業旅游在國外的興起,大致上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半個世紀以來,伴隨著被稱為朝陽產業的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工業旅游在法國、英國、美國、德國等一些發達國家方興未艾,被譽為“朝陽中的朝陽”。
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業旅游總體起步較晚。隨著工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工業旅游在我國各地逐步開展起來,成為旅游業產業鏈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2001年,國家旅游局把推進工業旅游列人旅游工作要點,7月國家旅游局會同山東省旅游局、青島市旅游局組成聯合調研小組,對青島市開展工業旅游情況進行了試點調研,形成了《工業旅游發展指導規范》。2004年國家旅游局對各省上報的工業旅游示范點進行驗收,最終共有103家企業被授予首批“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稱號,成為全國發展工業旅游的樣板。目前,上海、浙江、廣東、山東、遼寧等省工業旅游正開展地有聲有色。
一舉多得
工業旅游,不是工業和旅游的簡單疊加,它是充分利用已有的生產要素和產業資源,通過恰當的組合改造形成的新的旅游產品。對游客來說它是一個新看點,對于企業來說它是一個新賣點,對于旅游來說它是一個新熱點,對于城市來說它是一個新亮點,工業旅游蘊含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無法估量。
工業旅游是游客的新看點工業旅游的形成,源于其生產活動的科技性、文化性、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紀念性、教育性和差異性特點構成的旅游吸引力,因而適應了游客多方面的旅游動機和旅游需求。工業旅游具有現場感、動態感、體驗感,因而受到游客青睞。工業旅游不同于一般的觀光旅游,它在觀光休閑的同時,還能滿足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旅游來獲知許多從未涉及的工業知識和信息,并接受一次世界工業發展趨勢的教育,因此對不同行業、不同區域和不同年齡段的旅游者都會產生吸引力。游客參與工業旅游的主要原因是看重了企業的生產景觀、了解科學知識、體會企業精神和深刻的企業文化內涵。這正是工業旅游的價值所在,也是一般的觀光游無法替代的。
工業旅游是企業的新賣點開展工業旅游對于企業來說等于免費做廣告,變看點為賣點,變游客為顧客。工業旅游是宣傳企業形象、提升品牌、促進銷售、提高效益的新手段和新平臺。如果有直銷產品,還能獲得較高的利潤。海爾、長虹等企業這幾年將工業旅游搞得紅紅火火,不僅宣傳了企業,提升了形象、增加了銷量,更是通過工業旅游發展了一大批穩定的忠誠消費群體。通過工業旅游還可以了解游客需求,掌握最新的市場動態和信息。企業可以從工業旅游帶來的服務鏈上獲得可觀的效益,這不僅包括收取參觀費、紀念品銷售等,也可以充分利用企業的后勤設施,讓后勤部門逐步走上自我發展的道路。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看,將鮮亮的企業形象、規范的生產操作、優良的企業產品、豐富的企業文化展示給公眾,等于為企業引入了良好的外部監督機制,有利于形成進一步加強企業管理的動力。
工業旅游是旅游的新熱點工業旅游作為傳統旅游的延伸,是現代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旅游大大拓寬了旅游資源觀,使得大批工廠、礦山都可以成為旅游吸引物,大大增加了我國旅游資源的基數。工業旅游豐富了旅游產品,大大增加了旅游者的消費選擇。依托傳統旅游資源開發出來的旅游產品,基本都是觀光型產品;而工業旅游產品的推出拓展了旅游產品類別,從而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人群、不同檔次、不同興趣的旅游消費需求。工業旅游點的旅游活動,多以“半日游”、“一日游”或“雙休日休閑游”為主,具有規模小、啟動快、經營靈活、價格較低的特點,市場受眾面廣,已經成為當前旅游消費的新熱點。據專家預測,工業旅游將成為本世紀最流行的旅游項目之一。工業旅游的發展,擴大了旅游經濟覆蓋面,大大增強了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后勁。
工業旅游是城市的新亮點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雙加速期。工業旅游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載體,是工業企業無形資產變為有形資產的一種有效手段,它的神奇效用就在于能讓游客在參觀游覽中認識企業、認同產品、認知城市,從而達到企業、產品、城市“三贏”的目的。青島作為全國著名的旅游城市,除擁有風景秀麗的自然風光,還擁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品牌。名牌企業成為島城旅游的新熱點,不僅提升了工業旅游產品的品位,滿足了游客的特殊需求,而且樹立了青島品牌城市的良好形象,也促進了全市招商引資和經濟總量的逐年增長。工業旅游在促進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創造新的增長點、解決城市就業再就業等方面發揮了特殊作用,因此得到了城市政府、相關企業和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響應。
差距之解析
我省工業旅游目前雖然在國內發展較好,但發展不均衡、不完善,不少企業對工業旅游缺乏認識,致使很多旅游資源長期處于閑置狀態。
一是從數量排序看,首批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排在前4位的分別是:浙江11家,河南10家,遼寧9家,吉林8家(見附表1),山東有6家,數量在全國各省市中與廣東、安徽并列第5。很多企業特別是一些大型國有工業企業對發展工業旅游缺乏認識,致使得天獨厚的工業游資源至今仍在白白閑置。
二是從地緣分布看,山東首批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集中在3個市,青島有4家(青島啤酒集團、青島海爾集團、青島華東葡萄酒莊園、、青島港),煙臺1家(張裕葡萄酒集團),聊城1家(東阿阿膠集團),其它14市均為空白。
三是從企業類型看,全國首批工業旅游示范點企業類型可分為釀造類、陶瓷類、電器類、醫藥類、食品飲料類、工藝品類、鋼鐵制造類、汽車機車船舶飛機制造類、水利和發電類、石油煤炭礦物開采類、電器類等16種以上。山東首批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企業類型僅有家電(青島海爾)、釀酒(青島啤酒集團、青島華東葡萄酒莊園、張裕葡萄酒集團)、港口(青島港)3大類,這與我省豐富的工業門類不相適應。
壯大之策
2004年底,山東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304個,其中大型工業企業263家,總量居全國首位。琳瑯滿目的工業產品、現代化的工業生產線、優美的廠區環境、個性鮮明的企業文化,為開展工業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1、增加總量。實力雄厚的工業基礎、較高的知名度也為山東發展工業旅游提供了強大的產業支持。如濟鋼、萊鋼可以開展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主題的工業旅游。淄博的陶瓷、琉璃、內畫壺具有很強的觀賞性,企業可以吸引游客觀看生產過程,并親手制作陶器或琉璃制品。兗州煤礦可以推出“礦山一日游”,組織游客下井參觀現代煤礦開采場景,體驗和感受礦工生活。還有像勝利油田、招遠黃金、昌樂藍寶石等都是非常有特色的企業。旅游部門應與經貿委等有關部門聯手,加強科學規劃,積極引導企業發展工業旅游,使我省在實現由工業大省向工業強省跨越的同時成為工業旅游大省。
2、提高質量。目前不少企業對工業旅游的認識處于低層次,“工業”與“旅游”往往處于兩張皮狀態,雖然設置了旅游接待部門,但僅僅將在計劃經濟時形成的單一的接待職能轉換為旅游服務,服務對象從以前的上級領導轉變為普通群眾,服務內容由以前的匯報工作轉變為游覽參觀,服務性質從以前的免費參觀轉變為有償服務而已。工業旅游項目多數以單一的觀光為主,而且線路中景點太少,其中的部分參與性活動內容也都顯得單調。因此,要不斷加強產品的層次性開發和產業鏈的擴張,增加新的項目,開發能夠體現企業文化與高科技的旅游紀念品,從而提高工業旅游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3、擴大規模。從規模到企業門類,工業園區發展工業旅游比單一企業更具優勢。因此,應在鞏固單一企業開發工業旅游項目的同時,逐步在具備條件的工業開發區發展工業旅游。蘇州工業園區以高新技術為主導、以現代工業為主體、以傳統景點資源相異的新的旅游資源為依托,堅持與蘇州古城旅游的錯位發展,大力開發工業旅游,取得了明顯效益。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旅游項目,于1995年6月立項開發,主要是參觀現代制造業的工藝流程,涉及汽車、食品、飲料生產線。目前已有神龍汽車公司、可口可樂公司、頂益食品有限公司、萬通汽車公司、香滿樓乳制品有限公司的生產線列為游覽點,開發區工業旅游項目共接待參觀者45萬余人次,有力地帶動了區內企業產品營銷活動,受到外資企業的歡迎。山東經過整頓后保留的開發區數量有251個,這完全可以形成新的優質旅游資源。
4、規范服務。工業旅游在中國尚處起步階段,在旅游服務方面還存在著一定差距。主要是服務不夠專業化,服務設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因此開展工業旅游的企業要嚴格按照國家旅游局《工業旅游發展指導規范》標準,逐項對照檢查,進一步提高旅游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和質量。要建立完整的旅游管理機構,完善游客接待服務中心,體現人本主義,處處為游客著想,提供人性化、親情化、個性化、細微化服務,如為殘疾人服務的專用設施,配備專職導游隊伍,為不同國家游客提供多語種導游服務等。
5、加強營銷。工業旅游所創造的價值與企業主流產品創造的價值相比微乎其微,這就導致企業決策層往往對工業旅游的營銷缺乏戰略性的規劃,缺乏系統運作和整體品牌打造,這必然制約了工業旅游的潛在優勢盡快轉化為現實競爭力。要分析目標客源市場,根據不同對象、不同需求,制定工業旅游的營銷方案,確定靈活的營銷方式,精心包裝策劃,充分利用主流媒體加大宣傳促銷,積極開展電子商務和網上營銷,擴大了在海內外的影響,加強與旅行社的合作,不斷提高市場的覆蓋率和占有率,使工業旅游成為企業利潤的增長點。(作者系山東旅游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