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主體】6月10日下午,中國社科院哲學所中國哲學研究室主任鄭家棟在前往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辦理出國手續時,被警方刑拘,在被拘留7天后又被移交北京市公安局相關部門拘留。在此拘留期間,公安部門將對鄭家棟進行偵查。 鄭家棟的頭銜很多,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
研究所中國哲學研究室主任,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亞歐比較哲學會主席,在儒學界名氣很大。然而,這么一位儒學大家,卻涉嫌利用訪問美國的機會,幾乎每次都同時申請一個“妻子”同往,然后“妻子”滯留美國不歸,先后有6個“妻子”之多。他的涉嫌犯罪讓人覺得很不可理解(京華時報》6月26日)。 教授、研究員這些知識界的精英人物,常常被人們看作是社會的中堅人物,他們不僅有豐富的知識涵養和較高的智慧,而且他們往往被看成是道德楷模。學者被譽為“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典范,在中國的傳統語境下,知識同樣意味著道德,學者比官僚、商人占據了更高的道德平臺,人們對于知識精英的道德期望遠遠高于他人,他們也因此常常更能獲得公眾的信任,占據更高的言論平臺。 然而,在市場經濟的滾滾潮流中,學者也守不住寂寞的書齋了。學者的知識成為金錢和各種利益交換的砝碼,商人一召喚,一些經濟學家為其涂脂抹粉,全然沒有道德的良知和學術的追求;學者也開始打手頭掌握的教育資源的主意,北京某高校的老教授竟然被捅出用機密試卷與女考生進行“性交換”;也有許多不甘寂寞的學者干脆就“學而優則仕”,當上了政府官員,卻在政府機關不能好好把握自己,陷入了犯罪的泥潭,身為博士生導師的李達昌貴為副省長也居然涉嫌“濫用職權”的罪名。 所以,鄭家棟事件的發生,僅僅是近年來知識精英從道德圣壇幻滅的又一個例證而已。學者也不能充當道德的楷模,這使我們更加心寒,更加感到無所適從。但也許這也是個好事情,人心不古,那些品行俱佳的學者也許在今天很難尋找,那我們就不妨將學者們還原成一個普通人,既然是普通人,那他就有普通人的欲望,那么“掌有權力的人易于濫用權力”的原理也適用他們,我們也就應當對他們進行防范。浩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