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主體】“扒她衣服!”隨著幾名女生的叫喊,一名14歲的初一女生被按倒在地上,全身衣服連同內(nèi)衣很快被扒掉了。這是6月22日發(fā)生在南京某中學初一(4)班體育課上的一幕(6月25日《新京報》)。 沒有哪一個孩子生來就注定要成為問題少年。形成偏差的主要原因,除了家
庭因素外,更是由于學校教育中片面強調(diào)學業(yè)成績而帶來的冷漠、歧視等因素。其中很多學生就是在這種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中形成了人格上的爭強好勝、自我中心、報復心強或怯懦、逃避、承受能力差等不良傾向。 值得注意的一個現(xiàn)象就是,當這起“扒衣”事件在警方介入后,其中3名女生看到警車來到學校,就從操場小樹林旁的圍墻翻出了校外,回家悄悄拿了點錢就乘車離開了南京。面對警方的介入,當事人居然選擇潛逃,這充分說明了當前我們學校法制教育的匱乏。棲木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