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輪廝殺,伊朗總統選舉25日終見分曉。根據伊朗內政部公布的正式計票結果,
在此前一天舉行的第二輪投票中,奪冠呼聲最高的“務實派”代表、前總統拉夫桑賈尼意外落敗,總統寶座落到了持保守立場的前德黑蘭市市長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手中。    意外之余,美國等西方國家則對伊朗保守派力量上臺表示擔憂。
   內賈德得票遙遙領先
   伊朗內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在已統計出的超過90%選票中,艾哈邁迪-內賈德的得票率高達62.2%,遙遙領先于對手拉夫桑賈尼。后者僅獲得了35.2%的選票,因此余下不到10%的選票對于結果已經沒有多大意義。
   這一結果多少有點出乎意料,因為此前拉夫桑賈尼一直被輿論普遍看好。第二輪投票舉行前,媒體還紛紛預測,這位政壇老將會在異常激烈的決勝盤廝殺中笑到最后。
   然而,結果卻是事與愿違,而且現在看來,第二輪角逐遠非一場勢均力敵之戰。
   早在17日舉行的第一輪投票中,艾哈邁迪-內賈德的突出表現就已經引起媒體的驚嘆,并被形容為是本次伊朗總統選舉中的一匹“黑馬”。
   總統首次不帶宗教頭銜
   統計結果公布后不久,拉夫桑賈尼的一名高級助手承認競選失敗。現年71歲的拉夫桑賈尼是一位中等職位的神職人員,1989至1997年連續兩次出任總統。
   這次勝利也讓艾哈邁迪-內賈德本人成為自1981年以來伊朗首位不帶宗教頭銜的總統。但是,在宗教問題上,艾哈邁迪-內賈德卻是一名激進的保守派。他主張實行嚴格的宗教法令,因而深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賞識。
   廉潔親民贏得廣泛支持
   與拉夫桑賈尼相比,2003年剛剛出任德黑蘭市市長的艾哈邁迪-內賈德在伊朗政壇只能算是個小字輩。但是,憑借著廉潔、親民的形象,現年49歲的艾哈邁迪-內賈德卻在下層民眾中贏得了廣泛支持。
   競選過程中,艾哈邁迪-內賈德就旗幟鮮明地承諾,當選后將關注老人、窮人和弱勢群體的利益,強調社會的公平比財富的迅速增加更加重要。他提出,要對石油收入進行更加公平的再分配。
   與擁有龐大家族產業、富甲一方的拉夫桑賈尼相比,出生平民家庭的艾哈邁迪-內賈德更容易對窮苦人群產生親和力,而他在宗教問題上的保守主張在下層民眾中也比較有市場。
   對外強硬讓美國擔憂
   除了發展國內經濟,艾哈邁迪-內賈德上任后面臨的另一個棘手問題就是如何處理核問題和僵持多年的對美關系。
   艾哈邁迪-內賈德認為伊朗必須頂住國際社會的壓力擁有自己的核技術。因此,外界普遍認為,如果他當選,伊朗在核問題上的態度將會趨于強硬。
   艾哈邁迪-內賈德的當選引起了美國的不安和擔憂。
   美國政府25日再次對伊朗發出指責。美國國務院女發言人喬安妮·穆爾說:“我們認為,伊朗與該地區其他國家不合拍,沒有跟上自由的潮流。”
   穆爾還聲稱伊朗選舉有問題。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人物素描
   艾哈邁迪-內賈德,從鐵匠之子到伊朗總統,這位先前并不知名的保守派人物一夜之間成為伊朗政壇最為耀眼的一顆新星。
   鐵匠之子讀到博士
   艾哈邁迪-內賈德1956年出生于德黑蘭一個平民家庭,在6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他的父親是鐵匠,并不富裕的家庭環境使他從小就養成了節儉的生活習慣。雖然家境一般,但艾哈邁迪-內賈德卻受過良好教育,于1997年獲得德黑蘭工業科技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博士學位。
   當上市長還掃大街
   身為高官,艾哈邁迪-內賈德的生活卻十分簡樸,素來以廉潔和親民聞名。他關注德黑蘭貧民的生活,經常開著一輛國產便宜的老爺車上班,曾經穿著清潔工的制服出席會議,甚至還身體力行,與清潔工們一道打掃德黑蘭街道。
   下令封殺貝克漢姆
   艾哈邁迪-內賈德認為,伊朗應該建立傳統的宗教統治和生活,抵御西方文化和影響對年輕一代的“侵襲”。擔任德黑蘭市長期間,他禁止伊朗公司在廣告中使用英國球星貝克漢姆等西方體育明星的形象,要求所有男性政府工作人員必須蓄須,他自己也蓄起漂亮的胡子。
   
艾哈邁迪-內賈德獲勝后難抑喜悅新華社發
   
拉夫桑賈尼黯然落敗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