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青島會展業與產業集群的良性互動 迫切需要建立會展業的保護培育扶持機制 程國有周牟洮
當前區域經濟競爭已經由企業競爭轉向產業集群的競爭,圍繞建設全國重點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發展目標,青島市提出了建設家電、電子、汽
車、石化、造船和港口等六大產業集群的發展思路。 產業集群的發展取決于產業產品市場規模的擴大,擴大市場規模必然成為產業集群發展的最根本途徑。要擴大市場規模除了傳統的市場銷售途徑外,會展業是帶動區域產業集群發展的強大“動力引擎”。實現青島會展業與產業集群的互動發展,應當成為未來青島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要實現展覽業與產業集群的良性互動。迫切需要建立會展業的保護培育扶持機制。
建立會展業保護培育扶持機制
展覽會是一個特殊的行業,特別是這個行業起步發展階段上,做單個的展覽會,前期需要2-4年的投入投資和培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展覽公司可能會虧損投入的,如果選擇錯誤或經營不當就會血本無歸,如果選擇正確,經營得當,參展企業越來越多,就會逐漸發展成為品牌展覽會。
但是,展覽會也是很容易受到沖擊的,在做展覽會的每個環節上都可以使一個展覽會易主,比如政府的一個文件(政府要辦一個同類的展覽會),展館的控制(不給你簽署該展覽會的合同,或同期辦另一個同類的展覽會),都可能讓展覽公司前幾年的投入前功盡棄。
既然培育一個品牌展覽會要經過若干年的艱辛歷程,所以,投資展覽會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進行風險投資,風險投資需要政府建立孵化機制,具體說來,就是政府對展覽公司新舉辦的展覽會在前2—4年內應當給予免稅優惠和政策保護,幫助阻止其他展覽公司的任意侵入,讓展覽公司能夠從長遠角度安心投資展覽會,培育展覽會,使之發展成為品牌展覽會。可以稱之為政府扶持,展覽公司孵化模式。
如果沒有一個展覽會的保護政策,大家都可能會抱著短期的做一把撈一把的想法,名牌展覽會就很難形成。因此,在展覽行業法律法規不健全時,政府有關部門就應該對優秀展覽公司發展有一個明確規定和傾斜政策。另外,政府針對圍繞地方產業集群舉辦的展覽會應當在各方面給予一定財力支持或其他支持,如利用政府的力量進行免費展覽宣傳,對展覽公司給予一定的財力支持等。
高質量規范化的管理應當成為展覽業發展的方向,為此,要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地方法規和法律,明確展覽市場的準入機制和主辦主體的資質條件,對整個展覽市場進行有效規范和監控,使展覽業逐步走上法制軌道。
圍繞產業集群培育展覽會
一是圍繞青島市的六大產業集群培育名牌展覽會。青島正在全力構建可持續發展經濟體系,這一體系的核心內容是大力發展港口、旅游、海洋三大特色經濟,建設家電電子、汽車造船、石油化工和新材料四大工業基地,形成家電、電子、修造船、石化、汽車、港口六大產業集群。青島應當圍繞上述產業集群打造名牌展覽會,實現展覽業與產業集群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二是圍繞山東省的區域產業優勢培育名牌展覽會。展覽會能否發展的關鍵是可能的參展企業數量和銷售收入。山東省企業家數超過1000家和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元的行業有五大行業:農副食品制造業、紡織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和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因此,青島應當圍繞此五大行業打造區域性名牌展覽會,使青島展覽業與山東區域產業集群相互推動、共同發展。
積極培育展覽配套產業鏈
會展經濟是規模經濟,規模越大效益越好,展覽業的發展離不開大規模的展館,展館的規模往往決定一個城市展覽業的規模,要加大投入,建設展覽設施和服務功能一流的大規模的展館和會議中心。
展覽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展覽配套產業鏈的支撐,為了適應舉辦大型展覽會的需要,國外的許多大城市往往建有集會議、展覽、住宿、餐飲、商務、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會展中心,同時調動廣泛的社會資源如海關、商檢、稅務、工商、保險、酒店、運輸、邊檢、設計、裝潢、利益、廣告、展具制作等相關方面進行系統的服務,為參展者、參觀者提供全方位服務。目前,青島市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高水平的展覽產業鏈體系,如沒有為展覽會專門做會議接待會務公司,為展覽會做觀眾信息整理信息公司,專門為展覽會做會場服務的管理公司。建議青島市在“十一五”規劃時要在嶗山會展中心附近規劃建設一批與展覽相配套服務的展覽產業鏈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