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將掛牌出讓西湖黃金地段湖濱校區(圖)]()
浙江大
學位置圖
備受關注的浙江大學分校區將撤離杭州市中心的傳聞有了新進展。記者昨日從浙大相關部門證實,該校位于杭州最黃金地段的湖濱校區(離西湖僅百米之遙)將首先掛牌出讓,時間可能是本月底,但也不排除稍晚掛牌的可能。
此前,杭州市區已有多個高校轉往郊區。對此,浙江教育廳一官員認為,高校搬遷是擴招和學校管理使然。但也有學者認為,這可能導致文化古都杭州的文化力逐漸消退,文化力即一種精神力量,它植根于城市的歷史積淀,是城市活力、魅力的文化基礎。
城市規劃令高校退駐郊區
在浙江大學有撤離部分校區動作之前,杭州多個高校早已紛紛遷往城郊的新校區。如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理工大學、中國計量學院、浙江財經學院、杭州商學院及已與杭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的杭州師范學院等,都已部分或全部搬入杭州下沙高教園區,浙江科技學院等高校則已陸續遷往杭州小和山高教園區。
據了解,高校退駐郊區與杭州的城市規劃密不可分,目前杭州已建成以浙大紫金港為主的三墩教育基地、小和山省屬教育基地、濱江及下沙高教園區等四個大學城。浙江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負責人表示,建立大學城主要目的在于給大學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它的優勢之一便是可以容納更多的學生,且大學城內包容各大學有利資源共享,共同發展。
不過,浙大校區的搬遷卻有著本身的特性。當地教育界人士認為,浙江大學自1998年四校大合并以來,各校區因各自散布杭城等原因,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仍相對獨立,浙大紫金港校區的創建顯然有解決學校管理難題的因素。此外,各專業匯聚紫金港校區,有益于學科交叉和交流,使浙江大學的綜合優勢得以迅速體現。
湖濱地段或將用于CBD建設
杭州地價高全國有名,而在大學城未建立之前,杭州的高校大多處于繁華的市區黃金地段。據統計,2003年出讓的位于該市市區的中國計量學院、杭州電子工業學院地塊等,其地塊樓面價已在5000元/平方米以上,商品房售價更是高得驚人。因此,高校搬遷是否存在經濟因素也頗受人質疑。此次即將掛牌的浙大湖濱校區,堪稱杭城黃金地段中的“極品”———該校區占地144畝,地處杭城商業氣息最濃厚的延安路中段,周邊有湖濱、延安、武林三大商業圈,且離西湖僅百米之遙。此外,根據杭州的地鐵規劃,該校區附近今后將設一地鐵站點。
記者從杭州市規劃局獲悉,該地塊今后將作為公建用地。而據當地媒體報道,目前該地塊用地性質最有可能是“商業金融和商務辦公兼容”,成為杭城的CBD(金融商業中心)。目前尚留在湖濱校區的浙大醫學院和藥學院將在2006年9月搬遷至浙大紫金港校區。
據稱,目前該地塊已有多家實力雄厚的企業集團前來問津,甚至有一家在一年前就提交了概念性總體規劃設計方案。不過,目前該地塊的出讓底價尚不明朗,但就周邊房價參考,其出讓后的經濟價值令人咂舌———目前該校區附近的二手房成交價在15000元/平方米左右。
搬遷或將致城市文化力漸失
在去年的“杭州市分區規劃征詢意見展”上,已有跡象表明,浙大除保留玉泉校區外,其他校區都有可能改作商業用地。這意味著在湖濱校區掛牌以后,同處黃金地段的西溪校區、華家池校區都將被掛牌出讓。
但高校逐一退守郊區,在有利整合城市資源的同時,也引起了各方人士的隱憂:市區高校的“掏空”不僅會流失高校多年積淀的文化氛圍,而且會使杭州這座以人文底蘊厚重著稱的城市文化力漸失。
浙大區域與城市規劃系教授、杭州古都研究會副會長周復多認為,大學本該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它如同是一所住宅里的書房,市民看得見,摸得著,有助于形成城市的凝聚力、親和力以及對城市的精神崇拜并產生精神慰藉,其所蘊涵的文化力其實無形中也有助于城市商業氛圍的形成。
高校正面影響商業,中國美術學院就是典型個案。中國美院南山校區與浙大湖濱校區一樣緊依西湖。去年8月底,當眾多高校紛紛撤離杭城的時候,該校本部在花費3億多元修繕后重返南山校區舊地。其建筑風格不僅使南山路形成了與西湖渾然一體的灰色格調,而且也帶動了南山路酒吧商業氛圍的形成。“如果沒有美院,南山路的現狀難以想象。”周說,這就是文化的力量。同時,杭州有文保專家擔憂,當高校遷走后,那些原屬高校內的有著歷史、文化積淀的建筑將面臨保護難題。“即使這些建筑得到了原地保護,但當它們離開原來的環境,淹沒在‘水泥叢林’中,同樣令人悲哀。”
(早報駐浙江記者 徐文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