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旅游局局長高旭光
威海優勢威海氣候宜人,2003年威海獲得了聯合國“人居獎”。
威海擁有長達1000公里的海岸線,占山東省海岸線全長的1/3,有發展旅游業得天獨厚的優勢。
目前,全市開發建成的旅游景區(點)80多處,A級景區6個,省級旅游度假區4家。圍繞“人居威海、幸福海岸”這一主題,開發海外市場,以韓國、日本為主干,港澳臺為重點,歐美、東南亞為兩翼。開發國內市場,重點是京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及周邊地區。近年來,國內外客源迅速增長,經濟效益突出。今年的奮斗目標是:全年接待海內外游客99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81億元,均比上年增長15%以上。
威海謀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個性化消費將是今后旅游業主要的發展趨勢。單純的觀光旅游近兩年逐步降溫,而休閑度假游、娛樂文化游在不少地區迅速興起,則代表了今后旅游發展的時尚。對威海來說,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膠東制造業基地打造所引發的產業優勢、資金流和人才流,必將帶來本地區高層次的旅游消費需求,而這種高層次旅游消費恰恰為威海今后旅游產業升級,發揮濱海地域優勢,提升旅游城市品位帶來難得的機遇。
著力打造幸福海岸。以境內的千公里海岸線為依托,以福文化為主題,以旅游度假目的地為目標,以中心城市、海濱生態、漁家民俗、溫泉療養、休閑度假、傳統文化六大板塊為支撐,把千公里海岸打造成幸福海岸,形成“南有海南壽比南山,北有威海福如東海,外有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內有威海幸福海岸”的威海旅游新品牌。建設劉公島海權文化主題公園、大乳山福地養生園、國際游艇俱樂部等旅游項目;積極開發全市8處溫泉,建設市區溫泉一條街、溫泉度假村和溫泉大世界等旅游精品項目,形成“洗溫泉、到威海”的品牌效應;深入挖掘漁村民俗文化,發展“漁家樂”、“農家樂”等休閑度假旅游產品;依托中國威海國際人居節、東北亞經濟合作論壇等重要國際性節會,建設好國際會展中心,打響會展旅游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