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今后在網上銀行交納水、電、氣費等費用時,如果服務方泄密導致資金損失,用戶有望獲得賠償。9日,央行在《電子支付指引》公開征求意見稿中,對此作出明確規定。銀行業人士指出,該意見稿一旦正式實施,與《電子簽名法》一起,將成為“個人網上電子支付”進入普通市
民的生活的“加速器”。 《電子支付指引》公開征求意見稿明確規定,如果電子支付是采用的數字證書和電子簽名等方式確定客戶身份,相關資料一旦被他人盜用,導致客戶損失,且第三方認證服務機構不能證明自己無過錯的,應承擔相應責任。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總經理李曉峰不久前透露,根據用戶損失程度,中國金融認證中心對企業最高賠償可達80萬元,對個人最高賠償為2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