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在2005年的青島已經成為最熱門的名詞之一,這要得益于中國海洋大學和青島大學MPA點的成立。但相比起耳熟能詳的MBA,MPA這個小弟弟并不為大多數人所了解。借著青大MPA揭牌之機,記者采訪了中國MPA專業學位教育委員會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朱立言,請他詳細介紹了中國MPA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記者:我們知道MPA是MasterofPublicAdministration的簡稱,它是一種什么樣的教育?教育的內容又是什么呢? 朱立言:和MBA一樣,MPA也是一種專業學位教育。它的全稱是公共管理碩士,起源于美國,主要是培養公共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梢哉f,公共管理有什么領域,政府有什么部門,MPA就涉及什么。從電子政務,環境保護,到垃圾處理都包含在其中。美國哈佛大學MPA課程有16個專業方向,中國人民大學的MPA也達到了15個專業方向。
記者:當前我國MPA的現狀如何?
朱立言:我國MPA教育從2001年開始招生,現在已經是第五個年頭,設有MPA的學校也已經增加到83所。包括北大、清華、人大、復旦,都開設了MPA教育。
記者:中國各高校的MPA教育有沒有模式上的區別?
朱立言:中國開設MPA的院校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社科類高校,以北大、人大為代表,這類高校的MPA教育立足于政治學和行政學;一類是理工類高校,以清華和華中科大為代表,這些學校立足于管理學和政策科學來發展MPA教育,強調政策模型、量法分析。
記者:我們怎樣來區分MPA教育質量的高低?
朱立言:MPA教育質量的根本是課程建設和論文,其中論文又是重中之重。與MBA強調具體操作不同,MPA強調論文,并為此壓縮了規定課時。寫論文的過程是一個知識綜合的過程,我們有些公務員只會寫工作總結,不會寫針對某一問題的分析。MPA的論文有很強的針對性,比如我指導的學生寫“論北京煙花爆竹應開禁”、“城市垃圾如何分類”這樣的題目。另外,專題講座水平的高低也是影響MPA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在西安交大,MPA的第一堂課都是由陜西省省長主講,而北大審計MPA的課程,都是由國家審計署署長李金華講第一課,有了這些高水平的講座,MPA的教學質量也肯定會得到保證。
記者:當前中國MPA在發展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朱立言:高水平的教師。在前幾年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要求老師下課的聲音不絕于耳。我們要求MPA教育的教師要專兼職結合,要有政府官員,教師要有政府工作經驗,還要有公共政策的專家,授課形式采取案例式教學,但包括人大在內,中國的高校絕大部分都無法達到這個要求,這也是中國MPA教育在下一步發展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本報記者趙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