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毒軟件統統是過期藥——互聯網上驚爆網絡安全黑幕,專家建議殺毒不如防毒
北京江民新科技術有限公司策劃部總經理曹凌翔:
主動防毒軟件已經推出
北京江民新科技術有限公司策劃部總經理曹凌翔昨晚在接受早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說,江民
在今年3月初就已經推出了國內首款基于病毒行為判斷技術的殺毒軟件KV2005AAA版,已經不僅僅依靠“病毒特征碼”來判別和處理病毒了,其內含的“木馬一掃光”可以監控所有木馬病毒和90%以上的蠕蟲病毒的行為,5月19日他們又研發成功一款具有主動防范技術的防病毒軟件——“江民木馬終結者”。這是一款自動判別病毒行為的安全軟件,應用這款軟件,可以自動判別目前系統進程的安全狀況,用戶根據其安全性的高底判別系統目前的安全性并視情況采取進一步措施。可以說,以江民殺毒軟件為代表的國內殺毒軟件已經在主動病毒防范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目前已經領先于國外的殺毒廠商。記者
劉世杰
劉旭是原瑞星公司總裁
早報記者昨晚在采訪殺毒軟件有關廠商時,意外的獲悉此次發表“殺毒廠商賣的是過期藥”言論的劉旭,目前的職務是“國家八六三計劃反計算機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專家,其實是原瑞星公司總裁。
據了解,自瑞星公司1998年創立以來,劉旭就一直擔任總裁兼總工程師,其主持研制開發的“瑞星防病毒卡”和“瑞星殺毒軟件”,先后獲得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獎。其在進入瑞星之前就被稱為“中關村五大程序員”之一,后來一直被譽為“反病毒專家”。2003年2月,瑞星公司總裁劉旭悄然辭職,當時對外公布的辭職原因是“心臟不適,不適合再主持相關的管理工作”。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劉旭離開瑞星后就“,默默無聞了,好像從人們的視野里消失了,不過聽說他正在開發一種軟件病毒主動防御技術,目前已經接近成功”。
記者 劉世杰廣東金山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金山毒霸事業部總經理陳飛舟:
殺毒軟件并非過期藥
早報記者昨晚電話采訪了位于廣東珠海的金山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金山毒霸事業部總經理陳飛舟,他歡迎社會各界關注殺毒軟件的“有效性”,認為只有通過不同觀點的碰撞,才能使更多的用戶認識到正版殺毒軟件的重要性。
陳飛舟認為“殺毒廠商賣的是過期藥”的觀點是一種誤解,因為“過期藥”是“超過期限、失去療效”的藥物,而殺毒軟件只是對新病毒“無效”,對老病毒還是有效的,只需通過升級換代就能殺死新病毒。
陳飛舟認為,研究表明計算機病毒本來就具有不可預測性,永遠會出現查不到的病毒,但是殺毒廠商正在嘗試著進行未知病毒檢測的研究工作,甚至發布病毒預報,已經取得了相當進展,只是預報還存在一定誤差。與此同時,根據計算機病毒的傳播總是從個體、少數再到大規模爆發的規律,一些知名殺毒廠商通過“密織”監測網絡,在發現病毒的第一時間,上報公安部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各大廠商通力協作分析處理,畢竟用戶的利益是第一位的,維護網絡安全是高于商業利益的,盡量縮短用戶對病毒的“不設防”時間。記者
劉世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