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前幾天,種植大戶王清業僅憑一本小小的貸款證,得到了即墨市農村信用社的15萬元貸款,發展起2000畝速生楊,預計今年能增收80多萬元。自今春以來,即墨農信深入開展挎包銀行進農家活動,共為8萬多名農戶、1萬多名個體工商戶和1800家民營企業送去信貸資金1.8億元,幫助其解除資金困擾,輕松走上
了小康路。 即墨農信充分利用貼近群眾,網點覆蓋面廣的特點,從農村實際和農民需要出發,按照有利于增加農戶和企業貸款,有利于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的要求,充分發揮員工的主人翁意識,發揚“背包銀行”的光榮傳統,深入農村、農戶以及民營企業上門服務,擴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受到廣大群眾的廣泛好評。
為徹底解決群眾“貸款難”問題,即墨農信在青島市首家實行了“一次辦證,兩年有效,隨用隨辦,柜臺辦貸”的貸款證制度,被群眾稱為“致富綠卡”,大大方便了群眾,簡化了信貸手續。今春以來,已支持農戶購買農用汽車、拖拉機6165臺,購買種子、化肥、農藥、柴油14123噸,購買大牲畜14766頭,發展養雞1347萬只、海水養殖10.45萬畝,建設蔬菜大棚3452個。鰲山衛鎮院上村人均半畝地,想發展花卉業,但苦于無資金支持。即墨農信得知后,先后發放專項貸款達160多萬元,使該村盆花發展到近萬盆,花卉大棚種植面積近300畝。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5600元,僅栽培花卉一項就收入400多萬元,人均增收5000元。
結合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即墨市農信社積極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貸款戶相對聚集的村莊建立了黨員聯系點,每名黨員聯系10名群眾,以“送資金、送技術、送信息”為主要內容定期加強聯系,搞好服務。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黨員支農記錄卡,詳細記錄為農民送資金的額度、送信息送技術的次數,作為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僅正月初七、初八兩天,就為七溝三村村民辦理貸款證25個,發放資金75萬元。從中受益的村民非常感謝,專門送來了一面書有“騰飛的農信、百姓的熱土”錦旗。
民營經濟是即墨市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點。即墨農信將紅領集團、一諾制衣等一批效益好、發展前景廣闊的骨干企業作為支持重點,促使其提升質量,擴大規模,獲取更好的市場的效益。今年,又增加了“送貸上門”和“電話預約貸款”項目,實行貸后跟蹤服務,了解資金周轉情況,推動企業增產增效。其中,重點對新建或急需貸款的民營中小企業進行扶持,新支持民營企業400余家,新增貸款1.1億元。由于流動資金不足,青島青威工業金屬有限公司經營規模得不到擴大,即墨農信及時送去流動資金貸款200萬元,使該企業總資產達到2000多萬元。
即墨農信除為群體提供資金支持外,還積極為群眾傳授致富經,被群眾譽為新時代的“財神”。從今年開始,即墨農信投資7萬余元,征訂了1100份科技類報紙贈送給農戶、個體工商戶和部分民營企業主,指導其把握市場需求,掌握致富門路。同時,聘請農機、農技、農資、科協等部門的專家為農信黨員講授科技知識和市場經濟信息,使其成為“科技二傳手”和“信息傳播者”,幫助農民致富。僅三個月時間,即墨農信面對面地向農民傳授先進實用的農業技術和致富信息110余條次,協調解決各類生產難題40多個,為群眾創造經濟效益50萬元。(張正杰鄒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