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29日電 北京市民王賀新利用自行車線閘的原理,設計了易安裝、無污染、取材簡便、不用電源的節水小發明“水龍頭腳踏開關裝置”,“立法鼓勵城市居民購買小排放量的汽車”“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限制私車規模”“對大排放量汽車收取排污稅”等,許多方案是針對北京的空氣質量問題——首屆中國公民環保創
意大賽佳作云集,節水和改善空氣質量成為關注熱點。
今年是2008北京綠色奧運的啟動年。為創建“綠色奧運”,歷時兩個月的環保公益活動——“首屆中國公民環保創意大賽”,日前在北京圓滿結束。據統計,大賽共收到來自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近1400件應征作品,其中環保創意和建議800余條、環保小制作400多件、環保小發明130多個。
許多參賽者表示,北京要成功舉辦綠色奧運會,就要實現從理念到生產方式的轉變,在全社會提倡適度消費、綠色消費。圍繞“綠色奧運”,參賽選手提出了大量有關“四節一環保”(節能、節地、節水、節材與環境保護)的建議,如從污水中提取磷肥實現廢水利用、用垃圾廢渣制造建筑材料、采用先進科技建造零能耗綠色建筑、合理規劃城市照明體系等等。
據大賽組委會主任、2008北京奧組委環境委員、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介紹,這次大賽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反響,收到的作品普遍具有較高的創新性,其中很多作品值得大力推廣。
大賽評委會負責人說,這次評選主要是從作品的實用性、新穎性、環保性、觀賞性以及闡述清晰性等角度出發,本著公平、合理,易操作、易推廣的原則進行評選。經過專家組認真篩選評定,環保建議、小制作和小發明各個類別的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分別誕生,共有48個參賽作品獲獎。其中,北京甘成發的“市民花卉展”獲小創意一等獎,北京郭子龍的“昆蟲”獲小制作一等獎,北京侯亞軍參賽的“環保廁所”獲小發明一等獎。今年“六五”世界環境日前后,大賽組委會將通過媒體介紹部分獲獎作品,并將精選部分作品裝訂成冊,送交北京奧組委和政府有關部門參考。(記者周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