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沈衍琪
一向被人們稱作“鍍金”的出國留學之路對國內的年輕人正在逐漸失去吸引力。英國私立學校委員會最新統計顯示,作為英國教育第二大市場的中國,去年留學生數量下降了8%,僅有1020名。與此同時,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昔日熱門的留學目的地也面臨著中國生源“告急”的危險。
留學生銳減
英高校捉襟見肘
私立學校一向是英國教育收入的重要來源,哈羅、伊頓等眾多著名學校對海外留學生頗具吸引力。但據英國私立學校委員會的最新統計數據,多年持續增長的海外招生數量在2004年首次出現下滑,比去年減少了9.8%,而這主要歸咎于中國這個龐大市場縮減的影響。
不僅私立學校如此,英國各高校都遇到了中國學生數量急劇下降的難題。英國《金融時報》披露的數據顯示,去年英國大學本科課程留學生招生下降5.3%,中國生源入學人數急劇下降25.8%。中國留學生人數劇減甚至導致一些大學理科學院因財務問題而難以生存。據英國大學聯合會數據,來自歐盟外的學生交納了12.5億英鎊學費,占高等教育預算總額的7%。許多院校已越來越依賴這種收入。
美澳等老牌留學地難以為繼
而在中國學生首選的留學國家———美國,近兩年也同樣遭遇了留學生大幅減少的“寒冬”。美國教育委員會、美國研究生委員會、美國大學聯合會等5所機構聯合調查顯示:去年全美申請研究生的海外留學生人數整體下降了32%,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申請下降幅度居首位。
大洋洲近年來由于相對低廉的學費和較低的入學門檻,一度成為吸引中國留學生的新興地。而從去年開始,當地教育機構也開始不再樂觀。據《星島日報》報道,新西蘭的外國留學生人數大幅下降,從而引發了奧克蘭西部的學校“資金短缺”恐慌。奧克蘭是新西蘭主要的留學生聚集地。
數字顯示,中國學生是赴新留學中人數減少最多的留學生。三年前,新西蘭使館向中國學生發放了將近2.6萬個學生簽證,而去年這一數字還不到8000元。新西蘭一所學院的校長甚至表示,這一狀況導致新西蘭教育產業“正在衰退”。
就業難給留學熱潑冷水
簽證難、學費高、手續繁瑣……這些都是使得中國年輕人逐漸失去出國讀書興趣的原因。從英國留學一年回來的小吳告訴記者,他申請赴英簽證的時候,在開學前兩個月左右就開始和使館進行電話預約。結果從早上八點多一直打到下午使館下班,電話就是打不進去。后來終于和使館聯系上了,他被告知最近的面簽時間要到一個半月以后。
“不過,這些都不算什么。我覺得留學熱降溫的最主要原因還是我們這些‘海歸’不吃香了。”小吳感慨道。他回國之后一直沒有找到工作,在幾家公司碰壁之后對收入的預期已經從原先的3000元降到了2000元。“在國外留學一年花費20萬,這筆投資不知什么時候才能收得回來。”
另一位剛從新西蘭某大學畢業的留學生小陳回國后已經參加了兩場招聘會。在一場外企專場招聘會上,她從豐田汽車展臺前的人群中費力擠出來時不住地搖頭,“‘海歸’一點兒優勢都沒有,有工作經驗才是最吃香的。”小陳說,自己在國外這幾年都在校園里,沒有實踐經驗,而當初她的一些同學較早參加工作,現在在職場上反而能顯出優勢。
編輯 張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