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金鋒用鑷子夾起一只工蜂將尾部對準病人膝蓋上的穴位輕輕一扎,進行蜂針治。ㄖ煸 攝)
韓劇《大長今》里大夫用蜂針扎長今的舌頭,治療她的味覺麻木
。不少讀者好奇:這蜇人的蜜蜂真能治病嗎?記者昨日在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蜂針室目睹了“以毒攻毒”的蜂針療法。
一蜂一針 扎完蜂“犧牲”
昨天記者在現場目睹了鄧金鋒給病人治病的全過程。鄧金鋒用鑷子夾起一只工蜂將尾部對準病人膝蓋上的穴位,輕輕一扎便迅速移開,穴位上即留下了一根眉毛大小的白色蜂針,并有一股小小的液體從針眼處涌出來。扎完后,這只工蜂已“壯烈犧牲”。幾分鐘之內,鄧金鋒就用了10多只工蜂扎遍了病人全身的主要穴位,完成了治療。鄧金鋒風趣地說:“這叫一蜂一針,絕對安全!
被蜇的病人徐女士形容蜂針就好像“打針一樣”,她說1988年剛做完乳腺癌手術就發現得了內風濕病,手肩時常酸痛不已,嚴重時連毛巾都擰不動。聽朋友介紹嘗試蜂針治療,堅持每周扎兩次,現在關節活動性明顯增強,有空還去爬白云山。
以毒攻毒 亂蜇會喪命
鄧金鋒告訴記者,蜂毒含有多種酸類、微量元素和生物酶,可以刺激人體腎上腺皮質等腺體和人體抗炎、抗菌能力,還有鎮痛和調節免疫功能。用“以毒攻毒”的辦法治療過敏性鼻炎、哮喘、風濕、肩軸炎等慢性炎癥效果很明顯,尤其適用于內風濕患者。
蜂毒會不會淤積在體內引起中毒呢?鄧金鋒解釋,適度的蜂針療法對人體是安全的、并無毒副作用,但過敏體質的病人、腦創傷者和10歲以下的幼童不太適宜。一般病人在治療前也需要試針,若病人有明顯過敏反應,如出現淤塊、血壓降低等癥狀,應立即停止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蟄針時間的長短也應根據病人在試針時的反應來確定,如一次針得過量可會鬧出人命。
身戴茉莉 為招蜂治病
雖然蜂針療法溯源久遠,明朝的醫書就曾提及蜂毒治病;上個世紀,蜂針療法作為針灸療法中的一種逐漸推廣,但普通市民對蜂針治療法卻知之甚少。鄧金鋒給記者講了一則趣聞:曾有一名患者聽說該院的蜂針能治病,生怕看病時找不到蜜蜂,自己特意在街邊買了一束香味濃烈的茉莉花戴在身上,想以此招蜂治病。
鄧金鋒介紹,蜂針治療一般用毒性較小的工蜂來進行,而不能采用毒性猛烈的大黃蜂。鄧金鋒給患者施針,一天要用上數百只工蜂。為了取材方便,他在學校養了4箱蜜蜂,共有4萬多只,他自稱是“中醫學院養寵物最多的人。”(游曼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