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如何突破向產業上游的障礙,王天普將交出他的答卷
文/本刊記者 郭大鵬
2005年3月29日下午,香港香格里拉大酒店五樓,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石化”)董事長陳同海悠然點起一只香煙。這時候,中石化的業績發布會還在順利進行,幾件重要的事也都已經宣布了:中石化2004年實現純利360
.19億元,較上年同期224.24億元人民幣相比增長60.6%;2005年勘探開采、煉油、銷售的計劃作了交代;中石化新任總裁王天普的亮相也還算打眼,沒有遇到什么尷尬的場面。
難纏的記者們基本上滿足了需要,這次發布會基本成功,陳同海也可以放心地吸煙了。這時,有一位記者觀察到,新總裁王天普悄悄地叫旁邊的工作人員幫他拿了一個煙灰缸放到陳的桌前。
這個細節顯示了王天普的細心、對領導的照顧,這也不算什么,不過,聯系到他以前的分管業務——安全生產,就有點意思了。簡單梳理一下非常有限的王天普的公開資料,我們就會發現,他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安全總裁”,而且不只是在生產方面。
“腐敗窩”里脫穎而出
王天普1981年從山東昌樂農村考到原青島化工學院基本有機化工專業,據一位當年的同學介紹,進大學不久,他因表現優異被老師指定為班長,一當就是四年,因為成績優秀,與同學相處融洽,成為班級里第一批入黨的學生。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王天普在畢業分配時的表現。”他那位同學對青島的一位記者說:“按照王天普在大學期間的表現,他完全可以申請去北京工作或進入化工部,但他把好的工作機會讓給了其他同學,選擇了大家都不太想去的齊魯石化。”
也許是巧合,在他進入中石化齊魯石化公司前一年,一項規模龐大的工程在這里啟動了。1984年1月23日,當時國家計委正式批準齊魯石化公司30萬噸乙烯工程恢復建設,這個工程是國家“六五”計劃期間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整個投資估算為46.5億元。在4月1日舉行開工典禮的時候,國家計委副主任芮杏文,山東省委書記、省長梁步庭,化工部副部長馮伯華,中國石化總公司副總經理盛華仁等顯要人物都參加了典禮。這項工程給科班出身的王天普帶來了機會,他憑著技術從底層迅速崛起,不久就登上了齊魯石化氯堿廠副廠長的職位。
再往后,王天普脫產學習,在1996年拿到工商管理碩士學歷,此后一帆風順,從1998年到2001年的3年間,完成了從處級到正局級的系統內數級連跳。1999年3月至2000年9月,他出任中石化集團齊魯石化副經理;2000年9月至2001年8月,任齊魯石化公司經理。王天普任職的齊魯石化公司是三個公司合在一起的虛擬化總稱。這三家公司分別是中國石化齊魯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齊魯分公司、中國石化集團齊魯石油化工公司。如果是從現在往回看,我們就會發現,那時的王天普其實是處在危機四伏的漩渦中。
那段時間,齊魯石化股份的大小頭目們,正在利用國有企業的體制弊端,瘋狂斂財。后來新華社有一篇專題報道,題目就是《國企蠹蟲的“最后瘋狂”——齊魯石化公司腐敗案調查》。據說,齊魯石化股份的腐敗案,從2001年就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2002年以后,已經先后有齊魯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侯錫明等10名處級干部因經濟犯罪受到處理。另外,已被法院判處的企業一般干部、普通職工經濟犯罪案件達24起。這種大面積的腐敗犯罪,在齊魯石化20多年的歷史上從未有過,在中石化系統也是僅有的一例。來看看下面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2002年6月3日,齊魯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延康神秘辭職,調至中石化集團設計院任職,隨后被雙規。據說,王延康落馬是因為其第二任妻子記載著受賄清單的一個日記本被查獲。
原齊魯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侯錫明上任時已經56歲,按說已不符合條件,但因與時任董事長王延康關系密切,仍被重用。結果,侯錫明上任后被查明貪污28萬元,受賄77萬元,挪用公款197萬余元。據媒體披露,有幾個大案子,涉案金額都在幾千萬至上億元間。據說一位齊魯石化中層干部案發前給已在海外定居的家人匯款,一次便是3000萬元。
事后回顧,當時的王天普簡直就是在“腐敗窩”里工作,但在后來中石化紀檢委、審計組近兩年的大規模調查之后,王仍然保持了清白之身。這一點,讓中石化許多員工在吃驚之余都大感欽佩。
四十歲團隊面臨的挑戰
到2001年8月24日,王天普從齊魯石化的污泥中脫身而去。這天下午,中石化原董事長李毅中主持召開中石化股份公司首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會上,王天普被聘為中石化股份公司副總裁的決議被通過。事實上,業內人士也都清楚,王天普在中石化的迅速上升,是緣于李毅中的賞識。在以往,中石化體系內的傳統一般是一把手離開,二把手接替,比如,1998年,盛華仁調離中石化,時任集團第一副總經理的李毅中順勢接替集團公司總經理一職;2003年4月,李毅中赴任國資委,繼任者同樣是集團第一副總經理的陳同海。而王天普此次出任中石化總裁之前,在中石化上市公司原有的4名高級副總裁中排名第四,在集團公司十名黨組成員中排名最末。
王天普上任后,他帶領的中石化高管團隊基本上都是40多歲了,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局面。目前中石化還有兩位年紀較高的高級副總裁張家仁、曹湘洪,都已經接近60歲的退休年齡。新上任的兩位高級副總裁章建華和王志剛年齡分別是41歲、48歲。另外還有兩位副總裁蔡希有和李春光年齡分別為43歲、49歲。
往后,王天普就要率領著中石化新生代領導層,去面臨國際國內市場的種種挑戰了。媒體分析,上任后,直接擺在王天普面前的有兩大難題:內部重組與裁員。在重組方面,至2005年,中石化集團共有60余家直屬單位,附屬單位80多家,包括20多家全資、控股和參股子公司、50多家分公司。在上市之前,集團共14家公司被分拆發行A股,目前,中國石化仍然與其持有股份的11家A股公司共存于A股市場。由于涉及各方面復雜的利益關系,這件事在王基銘時代,也只能是緩緩推進,難有大的進展。至于裁員,在穩定的前提下,更是困難重重。
除了這些,中石化在油氣勘探、開發領域的劣勢給王天普帶來的挑戰,也同樣會令他和他的年輕團隊頭疼。
隨著原油價格高漲,開采方面占優勢的中石油自然興高采烈,但中石化就喜憂參半了,由于資源不如中石油,他們的利潤比較而言,就要差得多。在2004年,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公司均已上升到世界500強的第52位和54位,但在利潤排序中,以上游業務為主的中石油排名第46位,而中石化則一下子跌到了第200位。
國內資源有限,那么就該到國外獲取,但中石化的海外之旅近些年來幾乎沒有大的進展,和中石油也無法相提并論。據說,目前中石化走向國際市場的,主要還是工程服務方面的隊伍。
中石化的目標是要成為上下游一體化的國際化石油公司,上游的局限,只怕是今后王天普和他的40歲團隊的最大障礙,如何跨越,還要等這位“安全總裁”交出答卷。
編輯 張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