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區,這詞兒是在中國歷史上特殊文化環境中產生的一個廣義的名詞,像一束束持續跳躍的火花,經久不衰。隨著歷史的延續,它卻越發紅火起來,并逐漸形成一種特有的文化的魅力。老區的每一處光彩和亮麗,至今仍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精神的光源和心靈的圣地。那里仍然凝聚著人們的向往之情和敬慕之意。特別
是近年來,“心連心藝術團”等大大小小的藝術表演團體紛紛到老區慰問演出,更是讓“老區”這詞兒銘心、銘情、銘志。許多人要問了,“老區”的詞意是什么呢?它的由來如何?從字面上看,“老”不是年輕的,而是指舊有的、過去的,“區”是指某個地方或區域,可兩個字組成的詞意里卻包含了歷史和情感的成分。 我所了解或理解的“老區”,主要是指與中國革命史息息相關的區域,那些革命先驅長期活動或久居的地方,還有紅軍、八路軍、新四軍和其它共產黨人領導的革命組織的根據地,或是中共中央機關的早期所在地等,如嘉興南湖、井岡山、瑞金、遵義、百色、延安、西柏坡、韶山及大別山、陜北高原、太行山、沂蒙山區根據地等等。那里,有的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有的是中國工農紅軍的保存滋養地,有的是中華蘇維埃中央首府所在地,有的是中國共產黨及中國紅軍命運大轉折時期的重要會議遺址,有的是紅軍在長征時期居住較長或開展艱苦工作較多的地方,有的是紅軍取得決定性勝利戰役的戰場遺址,有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展開全面抗日斗爭的大后方,有的是中共中央及其領導的部隊之機關或總部在戰爭年代的駐地,有的是著名共產黨領袖人物的故居或長期活動的地方,有的是抗日戰爭或解放戰爭的知名游擊區、兵工廠所在地或最堅固的根據地等等。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非常重視老區的各項建設。多年來,為扶持每個老區的經濟建設,先后向每個老區投巨資鋪修了高標準的柏油公路,有的老區還鋪通了鐵路,為老區的繁榮與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歷史歷盡滄桑,老區始終是中國版圖上的一處處鮮艷暖紅的地方,放射著耀眼的光芒。在那里,相繼建起的革命紀念館或博物館,保護和珍藏了大量的近代或現代的歷史遺跡和革命文物,向今天和未來展示著活生生的歷史,使人們得到鼓舞和啟迪。它還為中國歷史學的研究者們保存和提供了十分珍貴的文化遺產。
我對老區有著更特殊的感情,因為我就是個老區人。我的故鄉平山縣,有革命圣地西柏坡,那里有文物豐實、館廳宏偉的西柏坡革命紀念館;西柏坡山高峻秀,蒼柏蔥蘢、野花遍開,山腳下環圍著碧波蕩漾的崗南水庫,春夏秋都有一只只船或汽艇接送來往的游客。寬廣的石家莊至崗南的柏油路直通西柏坡圣地,每天都有標著“專車”字樣的客車或各種大大小小的車輛開往這里,游客逐年增多。西柏坡總是為故鄉的窮鄉僻壤引來歡笑和溫情,這能不使我這故鄉人感到光彩和榮耀嗎?
老區多處山地或偏遠之地,與自然相親相近,逐漸形成一個個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的,寓教于樂的,環境優美的,具有地理文化、風物文化、歷史文化、情感文化、旅游文化和經濟文化氛圍圈的革命圣地和旅游景點,越來越受到中外游客的向往、仰慕與青睞。老區文化的獨立特色,組成了中國特定的老區文化圈,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歲月營造著高尚的精神空間與生活環境。老區的繁榮,促進了中國旅游業和文物業的發展,為中國旅游史及文物史樹起一塊塊閃光的豐碑。
游革命圣地與游古代皇家園林不一樣。游革命圣地時,人們往往是帶著生命的憧憬和溫情去思索、去感悟的;而游古代皇家園林,卻只是帶著平淡和悠閑的心情去觀賞的。對此,我深有體會。記得那年去承德參加筆會,其間游覽了承德市區的大部分皇家園林,可是離開承德后,一篇關于承德的游記或隨筆及散文都沒寫,對那次觀光的感覺或印象,就像是眼前飄過的一片煙云,很快從心靈和思想中散失了。而之后,我曾赴毛澤東故鄉韶山旅游觀光,歸來后卻總是心緒萬千,感悟繁多,總想寫、總想說,一連寫了十多篇關于韶山的游記或隨筆及散文,至今雖過了數年,可我對韶山的感情和印象仍是那么深、那么新,仍然有想要寫的。老區,就像陽光組成的看不清的七彩線兒,總是纏繞著人們的靈魂和情感。
老區的魅力,不光在于它有著自然與人文景觀的優美融洽,還在于它有著深邃豐厚的歷史韻味,更在于,它總有著一種樸素向上之思想的光澤,引人感悟和向往;它總有著一種高尚珍貴之精神的圖騰,讓人振奮與寬心。 姚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