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離休漁期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本應是漁民出海的大好時節,可記者發現,連日來,威海一些近海作業捕撈漁船紛紛靠港,提前進入了休漁期,這是為什么呢?
出海捕魚連連空網
剛剛從連云港海域捕撈回來的老李是橋
頭鎮人,他向記者介紹,他出海20多年了,漁情從未像今年這樣差。這次出海,路沒少跑,魚卻沒撈多少,往年只要撒網就能捕到魚,今年卻連連空網,最后連成本都沒保住,還賠進去3萬多元錢。據了解,從今年2月下旬,威海市就有部分漁船開始停產,到3月份時,停產漁船最多,達到80%左右,即使有些漁船沒有停港停產,也是在海上間斷性作業,時干時停,有的漁船每次作業時間只有2-3天,停港率達60%以上。
船多魚少捕撈過度
是什么原因造成威海漁民“自動”休漁呢?據漁民們普遍反映,由于油價的節節升高,許多從事捕撈的漁船難以承受油價上漲帶來的捕撈成本上漲。許多漁民表示,油價上漲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海上沒有魚打了。據了解,1994年,威海市捕撈漁船7831艘,總馬力24萬千瓦,捕撈產量78萬噸。2004年,威海市捕撈漁船6380艘,總馬力48萬千瓦,捕撈產量105萬噸。從這組數據不難看出,與10年前相比,漁船的數量雖然減少了,但漁船的馬力卻翻了一番,產量也增加了三成。有限的漁業資源被大量捕撈,魚量減少也就在所難免。現在正值經濟魚類的產卵期,再加上今年漁業資源又少,因此,采訪中許多漁民建議有關部門延長休漁期,有關部門也在考慮建議。(王長亮)
|